吸气、吐气是学习为生活留白的练习,也是训练自己在“工作态度”和“休息态度”间自在切换和游走。

文|麦克斯・法兰佐、约翰・菲茨

切换生活样态,反思存在、空闲与工作的意义


图片|Photo by Daniel Mingook Kim on Unsplash

试着想像以下这些状况:

  • 你到住家附近的公园或者步道散步,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一定要到哪里。在漫步接近尾声时,脑袋中的灯泡突然亮起,一个灵光乍现,一项进行许久的计画开启了新方向,你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 为了让自己专注,你开启了手机里的“请勿打扰”功能或者让平板电脑进入休眠模式。当萤幕不再跳出通知与提醒,创意开始源源不绝涌现。
  • 辛苦工作了一天后你终于可以好好放松,躺在床上深深地吐了口气,阖上眼,好好地睡满八小时。隔天早上醒来,你神清气爽地迎接新的一天。
  • 你在职业生涯中达到新的里程碑,与其立刻进行下一个计画,你决定安排一趟旅行。到义大利学习如何做义大利面,或者到纽西兰露营几周,这趟旅行的唯一目的,是找到自己人生下个章节的目标与方向。
  • 一个星期三下午,你决定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花点时间在自己的兴趣上。三个小时一晃眼就过去了,等你回神时,才发现自己刚刚进入了心流状态(Flow state,美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首度提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及充实感等正向情绪)。
  • 你和一个老朋友好好地吃一顿晚餐,不讨论工作,而是聊着年轻时一起做过的疯狂傻事,他爽朗的笑声让你也跟着嘴角上扬。
  • 你拨了通电话给爸妈,不为了什么,只是聊聊天。在挂上电话后,你庆幸自己拨出时间问候他们的近况,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样的闲话家常还能维持几年。

试想这些场景是否为你带来了一些平静的感受?你上一次有这样子的感受是什么时候?你有多常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你忙碌、汲汲营营地生活,真的帮助你达到目标了吗?

人们通常认为工作的相反就是休息,要嘛休息,要嘛努力生产,听到“留白时间”这个词时,大多联想到的工作以外的周末时间或者度假,你可能正在想像自己摊在沙发上打电动,或者躺在沙滩上喝着鸡尾酒。

但这本书与度假无关,又或者说度假并不是主轴,这本书也不是要鼓励懒散,更不是教导如何偷懒的使用手册,完全不是!

本书的重点在于,从留白的观点,梳理生活的开与关,练习如何避免过度劳累地工作、被压力淹没;练习让自己生活得更开心、更充实。

这些练习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有效率且更有创意,即使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这与预想的不同,但我们希望你在看完这本书后会发现这背后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

你会喜欢:【小郁乱入】失去兴趣、工作之外的时间都躺在床上?在绝望深渊前,还可以做什么?


图片|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我们需要学习切换人生开关,学会在生活中留白,保留暂停和更新的机会,回来做自己。在这个太喧哗的世界,找到值得停留的原因,留给自己一部分的自由、一点稍稍喘息的时间空间,允许自己通过和长出新的生命,跟着心去感觉、行动和成为自己。

二0一九年,国际卫生组织将“职业过劳”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中,压力、焦虑、失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普遍,尤其是在千禧世代(一九八0至一九九0 年代出生的人)中更是常见。

职业倦怠、被压力击倒,正在渐渐扼杀人们的创造力和渐渐削弱社会。

不管我们多希望自己能够像机器人一般无时无刻都有效率地工作,和日常的忙碌喧嚣保持一些距离是必须的。

即使能够日复一日地全力投入工作,我们也不应该这么做,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经验都来自于休息、自省、复苏。

如果我们想要完成设立的目标如创作、领导团队、产生影响力等,我们的身心灵需要在不间断的压力、消耗脑力与时间的工作中得到喘息的空间,建立工作态度(Work Ethic)跟建立休息态度(Rest Ethic)同等重要,除了专业的工作态度,更要有“休息态度”。

延伸阅读:越忙越焦虑?研究显示:“慢速多任务处理”可以放缓工作步调、增加创造力

找到你的休息态度

深深地吸一口气并憋气。继续憋气。你可以憋气多久呢?

三十秒?几分钟?不管答案为何,我们最终都需要再将这口气吐出。

想像你的工作态度是吸气(这样比喻也没错,你的职业就像氧气一样重要),好的工作态度能帮助我们创造、执行、协调、管理、达成目标。待办事项——吸气;执行企划——吸气;实现脑中的想法——还是吸气。

但我们总不能永远吸气而不吐气,吐气正是你的休息态度,同样重要且不可缺。


图片|Photo by nine koepfer on Unsplash

健全的休息态度可以为我们带来灵感、新点子、复原能力,还能建立、保有热忱。获得新视野——吐气;构思计画和灵光一闪——吐气;沈思、好好地酝酿想法——还是吐气。深沈的吐气能够让你的下一次吸气更饱满,如同你的休息态度能够让你职业态度更加完备。

在开始探讨休息态度之前,先定义所谓好的工作态度,毕竟这个词常常与认真工作混为一谈。杰森.弗莱德(Jason Fried)和大卫・韩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在着作《工作何须卖命》(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为工作态度下了良好的定义:

良好的工作态度并不代表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工作,而是完成你所承诺的事、每日合理的工作量、尊重你的工作、顾客、同事。不浪费时间,不为他人制造不必要的麻烦,成为团队中的拖油瓶。

我们实在无法为工作态度做出更适切的诠释。

超时工作并不能保证工作品质,而好的工作品质才是工作态度的重点,而不是大量、忙碌地工作。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许多关于改善、精进工作态度的杰出着作,如《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强者之道》(Relentless)、《唤醒你心中的大师》(Mastery)以及《成就专业》(暂译,Turning Pro)等。

但在这本书,我们将着重在休息态度和休闲,以及“留白时间”能为你带来的创意泉源和具影响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