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段关系里,我们不需要成为“拯救者”。学习建立起双方能共同成长的关系,从真正的“关怀”开始。

文|苏绚慧

幸福的关系,来自生命的正成长力,而且是两人之间都能同等这样的进行。

虽说你不能决定关系中的对方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但你要先具有这种能力,才能和有相同能力的人互动和相处。

减少建立负面关系的机会,尽量不在内心脆弱情况下,无意识投射缺失的情感,转移在未经过认识历程的他人身上。

那样情况下所做的关系选择,无论觉得他是高理想对象,还是可怜需要同情的对象,在我们内在自我成熟状态和独立能力都脆弱的情况下,势必关系会出现大量因为投射所幻想出的假象,很难真正的认识及了解对方。

又因为是投射和情感转移,我们会将早年在关系里缺乏的情感转嫁在对方身上,希望对方提供及满足,却又同时投射早年的生存对应姿态,把在原生家庭关系中所塑造的互动模式,自动化反应在对方身上。

在交互作用下,不仅重复童年的情感创伤,同时不断重演在原生家庭的卑微姿态和讨好应对。


图片|Photo by Margaret Weir on Unsplash

推荐阅读: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谈原生家庭创伤:童年受到情感剥夺的孩子,深信自己应得不幸

被拯救情结绑架的讨好心态

这是相当辛苦的过程,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在关系中,地位和权力都是虚弱的一方,势必会咬紧牙关不断讨好、付出、殷勤服务,以避免被关系淘汰。

这个时候,你所被吸引的对象,不是自我中心者,就是自大自恋者,不然就是比你更弱势更无助者,因为这就是你内心未愈合的原伤,自然而然会呼唤的对象。

你瞧不起自己、轻看自己,就会被会滥用你、忽视你和依赖你的人吸引。

有些人在关系中明显是依赖者,成熟和独立能力也不足,不断付出及讨好的一方,其实是较有能力和握有资源者。

这种关系的情况较复杂点,除了不停付出、讨好的这一方惯性被别人的弱势绑架,还要加上受自己长期运作的神经症罪恶感(道德焦虑引发)驱使,而陷入不断拯救弱小者的处境,动弹不得,失去弹性和抉择自由。

然而要形成这样的动力,可能还需要付出和讨好的一方,实质有想控制的欲望在当中,内在被自己的拯救者情结纠缠,总是希望这个世界在他的付出和救赎下,没有痛苦的事情,没有任何伤心和忧郁的人。


图片|Photo by Paola Chaaya on Unsplash

特别是他想要拯救的那个人,更要竭尽一切心力把对方的生活顾好,以防对方发生任何失序和不幸的事。

说到底,讨好者把证明自己够好,建构在可以拯救他人“变好”的任务上。

这种证明很吊诡,人其实可以好好证明自己够好(有价值)就好,为什么要把一个弱势或生活失能的人变好、把他照顾好,才能证明自己够好呢?

为什么要越界到他人的生命范围,以自己的能力或力气介入,企图要改变对方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才能代表自己够好呢?

这种所谓的好意,即使立意再良善,只要是自己单方面的设定和驱使,其实还是属于一种控制欲的展现。

表面上,是不停地为对方付出,努力照顾、满足对方,然而藉着控制别人、指导别人或安排别人的生活,让别人因为这一份需求的依赖而离不开。

这种因为过度依赖而离不开,害怕失去对方,恐怕才是内藏拯救者情结的人,真正想要进行的控制。

当关系没有相似相等的独立性和成熟度时,关系的失衡与过度承担,必然会发生。

关系是一种镜像反射

另外,在关系里常见的另一个现象,是我们表现的行为,往往是我们曾经被对待的方式,以及我们希望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

例如:你以担忧的方式去关心别人的生活,努力给意见、想方设法,甚至帮别人出面解决,这可能来自你过去被关心的方式,别人总会以担忧的方式对你的生活表达意见,告诉你该这样做或那样做,甚至直接帮你解决。

在早年生命,你非常熟悉这种在关系里互动方式,然后进一步希望后来的人际关系也有人可以为你这么做,把你的事当成他的事一样,一手包办,面面俱到,那会是你很习惯、也希望被关心的方式。

然后,你就这样的为别人付出,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什么都要掺入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要别人这样做、那样做,甚至干脆帮别人挺身而出,主导别人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图片|Photo by Billy Pasco on Unsplash

你从来没问过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没想过为什么总是习惯性以担忧作为关心方式。甚至担忧过了头,就干脆自己做了算了。

但是,关系的意义不是这样的,不是为了区别强者和弱者,不是要帮别人扛起问题,才能证明自己在关系里很尽心尽力。

为了证明自己很重视对方,就出手对别人的事下指导棋,终有一天,会落得吃力不讨好,让人厌烦和排斥的境地。

因为你的主观介入,并未真正的尊重对方的生命主权,也未真正了解对方真正想要的关心和帮助究竟是指什么?你只是照着自己内心所渴望的模型,就投放在对方身上,要对方接受。当对方不接受和反对时,这就是你受伤的时候了。

所以,不要再回避这样的事实,你把自己置放在尽心尽力的处境,再强迫他人接受,引起他人的反弹时,再感觉自己的好心被人辜负、好心没好报⋯⋯在关系里,若我们不想落入这样的负面发展,那么,请先尊重你的时间和心力。

任何的付出都是需要体力或情绪的劳动,你若漠视自己的付出,看轻自己的付出,不懂适可而止的智慧,就会走到竭尽心力,却还是被埋怨和怨怼的结局。

你会喜欢:如何拒当滥好人?回应旧情谊请先思考:他真的值得你付出这么多吗?

设定付出的停损点

你能先相信自己的付出宝贵,也值得珍重爱惜,那么你就会为自己选择要付出的对象、可以付出的时间,还有停止付出的时候。

你要练习,你可以付出,也可以不付出,并且可以选择要付出什么,否则你只会剩下强迫自己非付出不可的选项,那是对你自己最大的伤害。

你可以付出,也可以不付出,这样的你才有主权。

尊重自己有所选择,才能避免觉得自己没得选择下付出,被强迫去做之后,在别人的蛮不在乎中,感到强烈的委屈和愤怒。

很多人并不明白:担忧,不是关怀,虽然我们很习惯这种方式。 若我们细细分辨,就会发现本质里的差异:

  • 关怀,是发自内心真诚的重视一个人,想要传达一份温暖的情意;担忧是害怕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深怕别人把人生搞砸了、弄坏了。
  • 关怀,来自相信人的价值及成长性;担忧,来自对价值和成长性的否定。
  • 关怀,是回到人际关系的平等互动;担忧,是出于优越位置上的评论。
  • 一个接受过关怀的人,才懂关怀的内涵;一个只被担忧过的人,也只会对自己和别人担忧。
  • 关怀,相信人的潜能和学习力;担忧,是抑制和否定人学习和领悟能力。
  • 关怀,提出了开放体验的空间;担忧,压缩了尝试体验的空间。
  • 是接受到关怀,还是接受到担忧,对人的成长性和滋养性影响的程度是不同方向的。
  • 关怀,要出于尊重;讨好,失去对彼此的尊重,并不是关怀。

延伸阅读:为你点歌|就算他暂时无法改变,你还是可以选择自己付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