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有分为“显性”与“隐性”,而隐性自恋者往往拥有许多的内心独白,其实他们身上的“自恋”,源于对世界的不信任。

文|咯咯、二狗子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刚参加工作时,我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前同事。

每次开会的时候,他极少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只偶尔在听到赞同的观点时附和几句;在工作场合,他也几乎不和同事主动沟通,大部分时候都只沉默地做自己的事情。

后来,我和这位同事逐渐熟悉,才惊讶地发现:看似低调内敛的他,竟然有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内心 OS。

  • 我:“隔壁部门新来的实习生长得真好看!”
  • 同事:“嗯,就是妆浓了点,那些夸张的化妆技术我可学不会。”
     
  • 我:“离职创业的小K在社群上发文,他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了,真好⋯⋯”
  • 同事:“是还不错,不过我认识一个自己创业的大老,比小K强多了。”
     
  • 我:“听说新项目是Y君向老板主动争取来的机会呢,好棒啊~”
  • 同事:“唉,外向的人在职场上就是吃香,我就做不出这种出风头的事情。”

这些回覆明面上也不能说有什么问题,只是会给我一种说不出的古怪感受:

乍看之下,他好像是在用贬低自己的方式夸赞对方;可回过味来仔细品品却感觉,比起事件本身,他似乎更想藉机强调自己的弱点、吐露自己的委屈。然后把话题带回到自己的身上。

就好像这些弱点、委屈,同时也是让自己显得“特别”的一部分。

这样的困惑一直持续到了最近。直到我偶然看了一部动画《奇巧计程车》,被里面的一句台词突然点通:


图片|《奇巧计程车》剧照

“对自己极端地否定和厌恶,这就是所谓的自恋。一般人对自己才没这么大的兴趣。”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类人:他们往往看起来十分“内向”,甚至有些“低自尊”“高敏感”;然而,当你一旦深入接触他们,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内心其实觉得自己非常“特别”“重要”。

针对这种人格特点,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名为:隐性自恋。

一位隐性自恋者往往拥有这些内心独白:

  • 我很容易陷入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忘记他人的存在
  • 我感到自己的气质和大多数人都不同
  • 当我走进一间屋子时,我总感觉其他人都看我
  • 我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批评伤害
  • 我经常觉得别人在针对我
  • 当其他人来诉说他们的烦恼,占用我的时间并期望得到我的同情时,我会暗地里感到麻烦
  • 我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解读他人的评价
  • 我并不想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就和荣誉
  • 我不愿意待在一个团体里,除非我知道里面很多人都欣赏我

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一名隐性自恋者吗?隐性自恋者为何会这样?作为一名隐性自恋者,又该如何自处呢?

来看今天的文章。


图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一、如何判断他是真的性格内向,还是隐性自恋?

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认为一个被评价“自恋”的人应该是怎样的?夸夸其谈?狂妄自大?冷漠无情?

(确实,在大部分人口中,“自恋”并不是一个好词。不过,KY 在这里想先告诉你的是:在心理学意义上,它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正常的人格特质。

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自恋”特征的个性,只有极少数人的自恋会形成临床意义上的人格障碍。只要你的行为没有对自己和他人形成伤害,那么这种“自恋”就是健康的。你可以大方地将其认作是你的一部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恋的人身上一定会有三个特点:

1. 充分利用 exploitation

自恋者会做一切让自己感觉到“我很特别”的事情,为此,他们会不计后果地利用周遭的资源,甚至操纵他人。

2. 特权 entitlement

他们相信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行为和言语中有种“别人/这个世界都欠我”的感觉。当特权感受到威胁,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

3. 共情匮乏 empathy impairments

自恋者本质上是自私冷漠的。他们并不真的关心他人,共情也是为了塑造自己的人设。实际上,他们只想谈论自己的事。


图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而在这三点前提下,自恋者又被分为“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

显性自恋的人,大体就是我们通常认知里“自恋”的样子。他们性格张扬、做事强势,有时喜欢自吹自擂,和他们交往时,你会感到他们更多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

而隐性自恋则恰恰相反:这些人看起来是内向的、甚至是羞怯的,但他们实质是冷漠、自我中心、追求特别的。如果我们有读心术,会发现这些人丰富的内心戏,完全不输那些高调的自恋者。

同样是自恋者,为什么这两类人在性格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Miller 等人(2010)的研究指出,这两种“自恋”的发生,有着不同的内在原因:

  显性自恋者 隐性自恋者
性格 自大、膨胀,情绪比较稳定 “谦逊”,情绪波动大,敏感易受伤
行为 喜欢主动发起攻击,贬低他人 曲解和妖魔化他人的动机
内在原因 自我拔高 不信任世界和他人,防止他人对自己造成伤害
结果 社会人际关系差 社会人际关系差

原来是这样!不过,道理好像是懂了,但情绪波动、容易受伤,似乎也是真正内向敏感的人们的典型特征。那么,我们要怎么判断一个人是真的性格内向,还是隐性自恋呢?

心理学家认为,隐性自恋者和低自尊、高敏感、内向人群最主要的区分,在于他们各自独特的思维模式:

相比显性自恋的人们,隐性自恋对人际的破坏则更为隐蔽。这种隐隐约约“阴阳怪气”的感受,便会让人在社交场合回避不及。可是,为什么隐性自恋者会养成这么别扭的性格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试着走进隐性自恋者的世界。

延伸阅读:为什么你想选择“社交隐形”?比起孤独,社恐人更害怕负面评价

二、隐性自恋的背后,是分裂的自我

隐性自恋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童年(Miller et al., 2010; Otway & Vignoles, 2006)。从研究结果来看,隐性自恋与童年虐待和负面教养模式呈现出了显着的相关关系。

前者大家能理解。什么是“负面的教养模式”呢?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对孩子有极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待。

久而久之,这些隐性自恋者们自己都会感到分裂:我好像比其他人优秀,又好像比其他人更差劲;好像被他人所爱,又好像随时会被抛弃。

事实是,隐性自恋者身上往往的确存在着一些比较出众的、能够为之骄傲的地方。但同时,他们又没能够基于这些优点,建立起健康的自尊感。

曾经的经历告诉他们:“缺点”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只有“优点”才有存在的价值。他们无法接纳的,不仅是自己身上客观存在的缺点,更是那个害怕被质疑、被忽视的自己。

还记得吗?之前我们提到,隐性自恋者的身上的“自恋”,源于对世界的不信任。

现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当一个隐性自恋者表现出攻击性的时候,他们不是在为自己争取利益,而是在“保护”自己。

即使他们对他人的恶意揣测大都是错误的,但他们依然会如此重复。因为他们潜意识里一直在避免回到过去熟悉的人际模式中——

生怕自己哪一点没有做好,就被质疑、被否定、被攻击。

同场加映:很擅长社交,却对社交生活感到厌烦吗?6 个提问分辨你究竟是不是假性外向者


图片|Photo by Adam Przeniewski on Unsplash

三、隐性自恋者让对方痛苦,也让自己痛苦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隐性自恋者的生活,那想必是痛苦。

这种痛苦,在于他们身上那些显性自恋者所没有的脆弱、纠结和矛盾。

在针对自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隐性自恋和自尊始终呈负相关关系(Miller & Campbell, 2008; Pincus et al., 2009; Sedikides et al., 2004)。也就是说,隐性自恋与低自尊往往是共存的。

脆弱的他们一面无法接纳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另一方面,又隐秘地怀揣着“我其实很独特”的幻想。

  • “这次的比赛失败了,我真的好差劲,工作、生活,关于我的一切都一团糟⋯⋯”
  • “一定是因为我的想法太特别了,那些平庸的普通人根本不配理解我!”

事实上,他们无法像显性自恋那样毫不心虚地自吹自擂,也是因为他们在内心没有那样的自信和勇气。

而当这种特质延展到人际交往中,就成了一把伤人的双刃剑。

一方面,由于隐性自恋者并不像显性自恋者那样容易辨识,所以往往越是亲近的人,才越能感受到他们身上冷漠、自私、敏感和充满攻击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隐性自恋者自身的敏感、脆弱,以及无法信任他人的特点,也会给他们自己带来痛苦。

前文提到,隐性自恋者的神经质人格,使得他们的情绪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情绪化,且容易感受到更多的“负面情绪”——焦虑、担忧、害怕、挫败⋯⋯都是他们的日常体验。

Miller 等人(2011)的研究进一步指出,这些隐性的自恋者真的更容易被诊断出焦虑症、忧郁症等和情绪有关的心理疾病。

克服焦虑:“一想到要与人对话,就开始紧张”克服社交焦虑的三个阶段

四、隐性自恋者疗愈手册

说了这么多,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隐性自恋者,又该怎么办呢?

如我们前文所说,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自恋”特征的个性。

如果对方的自恋并没有对你们之间的关系造成实质性的破坏,我们大可将其视为对方性格的一部分,在保证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接纳这一点;而如果与他的相处已经严重消耗了你自身的能量,那么请记住,你随时拥有选择离开的权利。

对于隐性自恋者来说,承认自己自恋是相当困难的——虽然他们能隐约察觉到,自己确实是个自我中心的人,却会选择不去相信和面对。

毕竟,一旦承认了自己自恋的“缺点”,完美的形象也就不复存在。


图片|Photo by Nadine Shaabana on Unsplash

如果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你察觉到自己是一个隐性自恋者,我想将以下几条建议分享给你:

Tip 1: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培养对他人的关心和善意

Raposa 等人(2016)指出,主动帮助他人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义感和自我效能感,并促进催产素和多巴胺的分泌,及时地提升我们的幸福感。针对那些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的实验结果显示,为他人做事尤其有利于缓解焦虑、忧郁等情绪。

所以,经常感到焦虑和心情低落的隐性自恋者,如果学着把对自己的过分关注分给他人一些,可能反而会变得比较轻松和快乐。

Tip 2:将他人放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练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隐性自恋者难以表达真实感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时刻都想表现出一种“我比你厉害/我比你特别”的感觉。事实上,无论处在哪一种关系里,适当暴露自己的脆弱、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都是建立真正联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你可以尝试放下心中那种“别人都在等我犯错,等着嘲笑我”的预设,在下意识地想要率先发起攻击来“保护”自己时,先告诉对方你此时的感受。

这样做并不代表你有多弱势,而是在向对方传达:我想努力和你好好相处。

你会喜欢:“我其实不想把你推离身边的⋯⋯”与容易焦虑的伴侣相处,你必须要知道的 10 件事

Tip 3:学习真正的、健康的自尊

自尊与自恋的区别在于,自尊是指在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的情况下,依然喜欢自己、接纳自己,而不是靠着没有依据的、空洞的“我很特别”“我很厉害”来支撑自己。

自尊和自信的来源不是优越感,也不是关于自身完美的幻觉,而是从内心肯定自我的价值。

你像每个人一样有闪闪发光的优点,也有不那么讨喜的缺点,这些特质共同组成了你——当你能真正面对并接受这一点时,曾经的愤忿便会转化为一种坦然。

你会清楚地明白:你的缺点没有让你显得更虚弱,更不会让你成为一个不再值得被爱的人。当你能这样想时,或许才是真正地喜欢上了自己。

路漫漫修远,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