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过度的付出与依赖,失去对方时,就像失去了全世界。这样么感情模式,是不是让人变得非常脆弱?其实,你可以把主导权拿回来。

文|林仁廷

情伤有这么严重吗?正如《少年维特的烦恼》(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所描述,对一个还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标的年轻人,爱情真的就是全部。

男孩害羞、自卑、单纯、天真、脆弱,他将情感寄托在一人身上,是社会上的一种“纯情文化”。纯情通常被寄托到爱情上,重现童年未满足的无条件的爱,但这并非是成熟的爱情。

社会给了人们建立关系的路径——你要先成为有用的人,才能顺利结婚,拥有完整的人生(没有结婚只是“半人”)。婚后两人自然情意相通,你的心也有所寄托。寄托表示着找到一个愿意关注我,值得将心托付的归宿,如此一来,恋情当然等于生命的全部,而失恋也等于失去存在意义了。

先照顾他人,基因内建的潜意识

纯情文化的意涵也就是“情归何处”,那么我们要如何获得这段关系?首先你要成为有用的人,可以做到真正照顾他人,能满足对方,才有机会得到对方的青睐。

求婚时我们常听到:“让我照顾你一辈子吧!”这并非老派剧情,而是现实常见的隐喻。“寄托”要建立的默契,始于照顾一个人或被照顾。

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团体里照顾能力强者被尊称是大哥、大姊,最弱的则是那些需要被照顾的弟弟妹妹。文化鼓励我们成为强者,先照顾他人,如此自然会有人回馈你。

不过,成为强者/照顾者是寂寞的,有苦不能言、压力无处宣泄,表面上被大家喜欢,但私底下却没有人可以依靠。

纯情文化的设计是成为能打点生活的照顾者,而照顾者的寂寞则在成家后得到归属的补偿,他在经济上照顾她,她则在情绪上照顾他。

这很现实,要值得被爱,首先你要有照顾人的能力,建立关系变成一种“生活(经济)上照顾”,及“情绪(心理)上照顾”的互换。这是社会寻求归属的集体潜意识,内建在我们的基因中。

推荐阅读:张希慈专栏|“照顾他人前,请先爱惜自己”爱情里,谁都不应是谁的拯救者

成为照顾者,社会化的标准

我记得在求学时,对未来并没有太多想像,感觉将来早被设定,稳定工作就是生命目标,这样一路前进就好。直到出了社会才摸着石头渡河,学习独立自主。

人生稳定这个概念,除了生存,还要成为有用的人,或至少养活自己,不给人添麻烦才行。每个人都在往“管好自己,照顾别人”的方向前进。

文化像个玻璃瓶,形塑出每个人类似的性格。“管好自己”代表事情自己处理好,勿给他人负担,要忍、要让、报喜不报忧、有苦不必言。“照顾别人”则表示自己的事不重要,但对于别人要主动帮忙,累积别人的认同点数,换取自信与人际关系。

照顾者角色,对男性的要求是工作成就及负担经济,对女性则是持家及情绪支持的价值(现代女性则被要求两者兼具,经济与情绪照顾都要能提供)。

为达此目标,社会在人们成长中不鼓励发展自己,而是先达到成为照顾者的条件,这类养成使人们像是缺乏阳光的植物,虽然长得高但其实相当脆弱。照顾者的训练也是如此,他们被教导成某个典型,但外强中干,过着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图片|Photo by Abbat on Unsplash

同场加映:“他的快乐,是我的义务吗?”总是照顾别人的你,怎么回头照顾自己

一碰就碎的交换关系

交换关系的潜规则是:我照顾你,你才会留下来,然后也会照顾我。想要被爱,你得先去爱对方,但你有何资格去爱对方呢?因此你得有用处,成为一个照顾者。

婚姻是互惠的、有条件的,男性成为经济支柱,女性负责情绪安抚,双方互得关系里的安全感;我照顾妳的生活,妳照顾我的情绪,或反过来。但事实上这种关系很容易溃散,一但工作没了、人老珠黄,便可能导致关系分崩离析。

学者徐临嘉曾研究过中国人的“怨”[1],点出伴侣不遵守婚姻规则的状况。太太怨先生违反承诺搞外遇,但她却以更传统、更顺从的方式企图挽回,例如天天煮一桌好菜、态度更温柔等,可先生还是不回头,她也只敢怨,不敢破坏纯情文化的规则。

案例最后还是离婚,但幸好日后她同理照顾自己的需求及获得他人支持,才逐渐走出这个怨。

照顾者模式是缺陷的,生活虽控制得很好,但情感面十分脆弱、莫名自卑,这样的人有几项特征:

1. 对关系过度信任或完全不相信,无法接受变化。

2. 一旦信任对方,就会是终身寄托,而只要对方离开自己就会崩溃,害怕遭到抛弃。

3. 不知道如何示弱,无法以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有很多不能和不敢处理的阴影,以致常歇斯底里、易怒或忧郁,男性常表现在冲动和肢体暴力;女性则是自我伤害和碎念(精神攻击)。

延伸阅读:给大人的绘本|疼爱毛孩,常常也反映了我们渴望疼爱自己的心

从现在起先爱自己

纯情文化与照顾者模式并非不好,它们是特定文化下的产物:总是先看他人怎么反应自己才知怎么回覆;总是先追求一段归属,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意义。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认为:亚洲文化常由所处的群体关系来定义一个人,在个人尚未被认同前,并不会有“属于你”的东西存在。

韩国人也有所谓“家庭自我”(Family Ego)的概念,对家庭这个群体拥有认同意识;日本人则有所谓的“场所认同” (Field Identity),个人身分定位将视家庭或公司等不同场所而有不同。

而我们的社会呢?知名心理学者余德慧认为,生涯神话给了角色范本,需要将“自我”(Self)框进一个关系场域才能被定义。

个人没有自由、没有表达意见的权利,也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切都必须等成家立业(或至少经济独立)后,成为照顾者才会被认可为大人,然后才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与声音。

了解纯情文化与照顾者模式的初始设定,不必推翻它,我们可以调整成主动的姿态。不用等待最后的寄托,允许自己先看重自己,主动了解情绪,在照顾别人的同时也记得照顾自己。既然生活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自己能被照顾,那何必绕圈子呢?从现在开始爱自己吧!

Tip 集体潜意识:由特定文化传承,把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内建在族群集体的内心深处,不经大脑与学习就懂得怎么做的概念。

[1] 徐临嘉(1993)悲怨的诠释学研究:以一个离婚的中国妇女为例(Doctoral dissert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