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让我们学会爱,而这份爱不只在人与人之间,也包含与自己,你也能成为自己的玫瑰。

作者以童年、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来诉说小王子的动画以及文本留给大家的问题:“我们如何与童年脱节?”

文|吕国维


图片|电影《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剧照

一个人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真切,重要的东西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It is only with the heart that one can see rightly; 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近期看了小王子的动画以及原着的文本,老实说这可能是我目前为止看过最重要的作品;不论各个年龄层都能从这个作品获得许多,这种年龄跨度的文本真的推荐所有人能收藏起来,作为人生遗片的清单或是书单。

你会喜欢:Every Day Counts|小王子作者圣修伯里:“世界很美,因为有我爱的人”

我主要聚焦在童年、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来诉说小王子的动画以及文本留给大家的问题,而这也是小王子对所有大人的叩问:我们如何与童年脱节?

童年可以是一种状态

童年,在很多人的想法中似乎被视为某一段人生的特定时间,彷佛过了那段特定时间我们便无法回到那个“状态”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大人说:“别那么小孩子!”、“像个大人好吗!”

童年并不是一段只存于过去特定区间的历史,反而是一个能够再现的“个人状态”;童年可以被追忆,也可以被呈现。

美国教育改革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教育理念便是“每个大人在长大前都是孩子”,杜威就认为孩子有他们独特的方式来学习新事物,而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好奇心”。

我在寒暑假带小朋友的营队时,经常会被小朋友问东问西,这些问题几乎是天马行空(无法无天?);有次我在带营队时,我的绰号是“小马尾”(那时候我的头发偏长,带小朋友时都会绑起来)这些小毛孩不仅跑过来一直问我“哥哥你为什么要留长头发?你是不是想当女生?”有些比较好动的甚至会爬到我身上,因为他们想确认我是不是戴假发。

对于这些小孩,我的小马尾对他们就是一个新世界,而孩童对于新世界的认识便是透过不断提问(或是扯我的头发);在故事文本当中,小王子也是被塑造成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遇到各个星球上的大人们也不吝啬地直接问问题。

而孩子的另一个优势还有“不怕丢脸”,如果再加上他们的好奇心,便造就了孩童认识整个世界的秘密武器;世界对于他们而言或许是个未知的航程,但是他们的内心也在引领着他们,给予他们清晰的蓝图。也就是说,小王子天真地对我们说着“要用心去体会”,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给了我们最好的典范。

因此,我倒认为若有人被说活得像个孩子,我反而觉得会是个称赞,因为他/她有了大人们早已失去的童真。 


图片|电影《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剧照

大人们通常都是这样的,以貌取人。

Adults usually do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在发展心理学里,孩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认识自己以及接触他人的阶段;个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如孩子与父母亲之间的关系)将会大大影响成年后的心理。有句话是这么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同场加映:张西专文|“童年听过的话,会记住一辈子”别让家庭成为一辈子的阴影

在佛洛伊德的理论里,儿童就像是个吸收经验的海绵,拥有正面、快乐的童年经验可以在他们成长的路途上给予助力。那么负面、难过、沮丧的童年经验呢?

佛洛伊德则认为这些负向童年经验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压抑在无意识里(佛洛伊德将心灵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只有在梦里才得以满足在童年时期无法完成的愿望;因此,佛洛伊德才会说梦是被压抑的愿望的满足。

而在精神分析理论当中,这些童年时期的经验会高度影响成年发展。如果童年获得足够的人群安全感以及家人间的关爱,那么在往后与他人的社交便比较偏向信任他人;相反地,如果童年并没有得到这些安全感,甚至与家人也没有良好互动(如被家暴、逃家、恶言相向)那么在往后的成长便容易猜忌、不信任他人。

而这些无意识的力量在往后的成人阶段,不仅是在保护个体免于再度受到童年时所受的伤害,同时也在驱使个体能够在个人生活上一步一步地满足、复写甚至和解童年时期的缺陷。这一套无意识流程几乎是镶嵌在行为模式上,由我们的心灵掌舵,一切自然到不仔细分析都很难发现。

我是一个从家暴的家庭长大的小孩,事实上,这件事一直到我国高中过后我一直以为已经对我没什么影响了;直到我与谘商师谈完之后(大约谈了近两年的时间,2019~2021)才发现我其实一直在透过付出,弥补我口中“空白的童年”。

我从高中就开始带营队,年纪从幼稚园到高中皆有,不过我有个很矛盾的说词;我常常跟别人说我很讨厌小小孩,甚至很常说自己以后绝对不要有小孩,但是在别人眼中看到的,经常是我跟小朋友玩得很开,而且每次活动结束也有很多小孩问我甚么时候还会再来。

我纯粹以为这只不过是我很会带活动罢了,但是在谘商过后我才发觉,这一切不仅仅只是我在发挥我的天赋,而是我透过照顾这些小孩来满足我在童年时期不曾拥有的陪伴,陪伴他们的同时也在陪伴童年时期那个失落、害怕、不安的自我。

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我才惊觉原来我一直走在童年阴影的轨迹上,只不过这一次我在改写这一段过去、赋予意义。

童年一直没有离开,而是一直在我身边默默守护着我。 


图片|电影《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剧照

正是你为你的玫瑰花所花费的时间,才让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It's the time you spent on your rose that makes your rose so important.——《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而我认为小王子也满足了我一部份的童年,狐狸、玫瑰、飞行员这些出现在文本里的符号,我都能在人生中找到相对应的人物;但是小王子却让这些符号变成正面的意义,改写了我对于这些人事物的负面观感。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观影的当下,我是以童年的自己在看这部动画。

推荐阅读:童年创伤如何解?当你遇见过去的自己,请对他说:孩子,辛苦了,你很棒

在成长的过程,我们总是想以极高的效率长大、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抽离自己的童年;并且告诉自己,以后再也不要回来这个幼稚的地方了。

然而,事实却是,我们一直没有离开,童年从来都没有与我们脱节。在那些令我们感到安全的氛围,我们内心的儿童便会现形;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活在当下,一直都是儿童彷佛天生就会的能力。换句话说,儿童的形象便是像内心的探针,找寻那些在人生中真正自由的时刻。

就如同动画里的小王子,他不仅找回了自己,他也回去了属于他的 B612 星球,再度回首他的玫瑰;而这一次不再是爱一朵玫瑰的任性,反而是对一个深爱的人忠贞不渝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