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若想要攻击一位女性,最直接也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对她进行“性羞辱”,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不再当旁观的加害者。

2021 年 5 月,《镜周刊》独家推出〈脸被偷走之后:无法可管的数位性暴力?台湾 Deepfake 事件独家调查〉

报导一出,身边同温层不约而同转发,毕竟类似事件早已层出不穷。一方面,庆幸终于有台湾记者团队深入调查;另一方面,也在阅后感到难受无助。身为女性,身为重视性暴力、性别暴力议题的人,我们能做什么?当科技演进在前、观念改变在后,该怎么让幸存者得到正义伸张?

“Deepfake”译作深假(深度造假),原理是利用人工智慧(AI)技术,模拟出状似真人的影像。它发展多时,以假乱真,在假讯息(Disinformation)已经满天飞的当代,更容易混淆视听,轻者或许引起网路笔战;重者则影响选举结果、左右政治情势,都不无可能。

比如说,2020 年,英国电视台 Channel 4 以 Deepfake 技术,打造英国女王的圣诞致词,只见影片中的伊莉莎白二世动作滑稽,由于极具戏剧效果,一时引人发笑;但同时也遭受批评,认为这对女王大不敬,且有损王室形象。

2019 年,阿姆斯特丹网路安全公司 DEEPTRACE 调查指出,有 96% 的 Deepfake 性爱影片并未经过当事人同意,且浏览量高达上亿次。当影片能被轻易造假,无论用在何处,都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或莫须有的罪名。


图片|Photo by Ike louie Natividad on Pexels

网路科技,不是第一次成为性暴力的帮凶

数位性别暴力(Cyber Sexual Violence),或称网路性别暴力,将原先发生在线下的种种性别暴力,转移至法律规范未尽完善的虚拟世界,甚至扩大、变形为新型态的犯罪。

最常见的例子,莫过于“未经当事人同意散布私密影像”(Nonconsensual Pornography),即大众较为耳熟的“复仇式色情”(Revenge Porn)。

性别力百科

未经同意散布私密影像

Nonconsensual Pornography

在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故意散布、播送、张贴或以任何方式让第三人观览当事人为性交、裸露性器官等性私密之照片、影像。

⋯⋯

“复仇式色情”不是恰当词语。复仇一词暗示双方互有往来,受害者会被认定是自己先做错事才遭这样对待,可能催生谴责受害者的言论。

参考资料:你的情欲不是你的情欲:当“未经同意散布私密影像”成为一种庞大产业。

2020 年,发生两起事件,让数位性别暴力的问题浮上台面,愈见鲜明。

一是震惊世界的韩国“N 号房”事件,犯罪者以新兴通讯软体 Telegram 作为媒介,而后被两位潜入其中的女大学生记者揭发;二是《纽约时报》记者 Nicholas Kristof 发表的一则报导,控诉色情平台 Pornhub 上,充斥许多儿童性暴力、非自愿性暴力影像,促使 Mastercard 及 Visa 等信用卡公司都发表抵制声明,而后 Pornhub 在大众压力下,强制下架百万部影片。

延伸阅读:记者真实纪录南韩“N号房”内恐怖真相

Nicholas Kristof:“我认为仍须持续监视及施压,且进一步审查其他色情影片平台。”


图片|Photo by Ike louie Natividad on Pexels

从外流到 Deepfake:我的身体,不是我的身体

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发表〈针对妇女与女孩的数位暴力〉(Cybe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报告,里头将网路上的暴力形式分成六大类,如下。

  1. 盗用(Hacking)
  2. 冒充盗用(Impersonation)
  3. 监视或跟踪(Surveillance/Tracking)
  4. 骚扰或威胁(Harassment/Spamming)
  5. 诱拐(Recruitment)
  6. 恶意散布(Malicious Distribution)

女性不是唯一的性暴力受害者,却是最大宗的性暴力受害者。或许所有人都知道,要攻击一位女性,最直接也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性羞辱。例如:2018 年,印度女记者 Rana Ayyub 揭露性侵案,随即有人制作并传播以她为主角的 Deepfake 影片,以示不满。

延伸阅读:逆风、求裸照、网路公审!为什么我们该谈罗志祥事件后,针对女性的网路暴力

从过去性私密影像外流,到如今以假乱真的 Deepfake,受害者的身体一次又一次被视作无关紧要的物品,可以恣意议论、评判、骚扰、操控、意淫,而无须对谁负责。当点阅率持续上涨,想像有无数只眼睛不怀好意地观看自己,便窒息得难以呼吸。

个人即政治,身体即战场。

我们常言的女性自主,包括“身体自主”与“性自主”。女性对于自己的身体与性,应有自由决定及选择的权利,而不受他人侵扰及控制。至今,社会做的还不够多。


图片|Photo by Ike louie Natividad on Pexels

面对 Deepfake 犯罪:放眼世界,着手台湾

关于新兴性犯罪 Deepfake,让我们借镜国外立法状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有相关法律,Deepfake 受害者能对加害者提告。然而,万一加害者未身处于该州管辖范围内,则无济于事,显其力有未逮。

换观亚洲,《镜周刊》报导提及韩国现况:“2020 年 3 月,(韩国)国会首次通过 N 号房事件《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份修订法律案》,该法案规定,制作或散布 Deepfake 影片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五千万韩元以下的罚款,如涉及盈利目的,最多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而在 2021 年 1 月,几十万民众向青瓦台(总统府)请愿,要求严惩那些致使女性名人受害的 Deepfake 影片。

近年来,台湾对相关议题也愈加重视。如 2020 年 7 月 4 日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数位女力联盟(WIDI),精确地瞄准主题,盼唤起大众对数位性别暴力的关注,同时推动法规改革。过去亦有妇女救援基金会、妇女新知基金会⋯⋯团体的努力,即便我们不是其中一员,也可以透过捐款、转贴文章或参加社会运动等各种方式,为打击数位性别暴力尽一份心力。

刘芷妤所着《女神自助餐》里,有段话这么写:“⋯⋯这是人类史上最接近性别平权的时代,但也因为这样,太容易被当成‘已经够平等了’,所以可以放弃进步的时代。”没错,即使来到 21 世纪、2021 年,基于性别的暴力(Gender-Based Violence)、强暴文化(Rape Culture)、荡妇羞辱 (Slut-Shaming) 仍未消失,且不断发生。

这是人类史上最接近性别平权的时代,但也因为这样,太容易被当成已经够平等了,所以可以放弃进步的时代。

刘芷妤《女神自助餐》

当人们匿名躲在萤幕和键盘后,暗箭四射,被刺伤的受害者往往无力反击。

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而人性有时并不道德。这个道德不是多么崇高的理想典范,而是对于这些深受其害的人,有无一份基本尊重与同理。黑暗面太多,惩罚太少,而由于网路犯罪难以搜证,更加深打击科技性别暴力的困难度。

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亦有能施力的地方。无论是媒体素养,或对性犯罪、性别暴力的识读,皆需各界共同参与。

无论是加害者或受害者,都可能存在于你我身边。抵御数位性别暴力,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