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一种提示,你能找到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吗?如果只是忍耐、压抑,无偿不是对自己的一种暴力⋯⋯

我们之所以会变得情绪化,或对人破口大骂,是因为受到自己成长的家庭里,家人采取怎样的相处模式所影响。

若是简单的区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可以分成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两种方式。如果家庭是以积极正面的相处模式为主,当然就能够产生满足感、充实感、自豪感等积极正面的情绪,进而培养出积极正面的感受方式。

也就是说,这种感觉也可以替换为自我肯定感。另一方面,如果家庭是以消极负面的相处模式为主,不光是愤怒,还会经常感觉焦虑、烦躁、不安、怨恨、仇恨和失望等消极负面的情绪,所以会培养出消极负面的感受方式。

而且,如果无法摆脱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持续怀有负面的心情,不满足的感觉就会累积并扩大。这种不满足的感觉,会让人产生“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问题”的无力感,进而导致自我否定。

如果不知道如何与人积极正面的交流,以及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会出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就是说,自己的人生无论如何都会变得情绪化,与他人争吵也会成为最大的目标。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斥责他人,是因为害怕自己孤单一人

你是否曾经看过情绪化的争吵场景?即使从第三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确是情绪化的争吵,但当事者却认为理所当然,所以并没有认知到自己的行为是情绪化的争执。

或者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却总是彼此不合的家庭,便会觉得如果要这样吵吵闹闹,干脆分开住好了。但是,如果那个家庭只学习到负面消极的相处模式,那就别无选择只能互相仇视,无法停止敌对。

然而,越是这样的亲子关系,在精神层面上就越是不能独立自主,所以这些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人,往往无法离开原生家庭。

为什么就算人们相互仇视却无法分开呢?那是因为我们天生就无法忍受孤独。我们可以透过电视、电脑和智慧型手机轻易获取远方世界的资讯。如果你的身边经常充斥着各种资讯并沉浸于其中,就能把自己是孤独这件事,暂时从脑海中驱逐出去。

如果将这种环境完全隔绝,你也许马上就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但如果被资讯的漩涡吞噬,就没有时间再去思考自己是否孤独,甚至连自己的内心都无法掌握。

举例而言,“显意识的我”并没有感到孤独。所谓显意识的我,就是对于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自己的言行能够有所察觉、自觉的自我。即便如此,“潜意识的我”还是掌握并深知到自己在个性上是孤独的。而这个潜意识的我,指的便是在显意识中没有意识到的所有事物。


图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延伸阅读:“在悲伤和愤怒的面具下,你需要‘讨拍’”我们都需要承接委屈的拥抱

如果我们不想意识到自己是孤独的,便会试着不让孤独的想法上升到显意识层面。因此,假使你并未察觉到自己在潜意识的地方怀有孤独感,但在其中,多少也存在着内心对于处在这种境遇的愤怒。

无论你是否察觉到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害怕被社会孤立,并且怀抱着想要与他人在一起、想要属于某处的欲望。总而言之,我们害怕孤单。越是属于依赖性强的人,若是不依靠他人就会害怕得不得了。也有些人在快要被抛弃时,因为感到恐惧而勃然大怒。

虽然当事人没有自觉,然而破口大骂并不是在传达:“孤单一人很可怕,所以请不要抛弃我。”而是如同大声咆哮着:“如果你让我一个人的话,我绝对不会原谅你。”

他人认同需求和自我认同需求,有什么不同?

那么,只要和他人在一起就能满足吗?并非如此。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自尊心和自豪感。试图满足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所谓的认同的需求。

认同的需求又可分为“他人认同需求”和“自我认同需求”两种,我们希望自己的存在价值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好评与尊重,这就是他人认同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通常需要认同自己的“他人的存在”。

但是,实际上你之所以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是因为你比任何人更想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存在,在内心如此希望着。这就称为自我认同需求。

此外,这种自我认同需求,只要自认自己是有价值的存在即可,所以并不用依靠他人。然而,现在的社会风气在竞争日益加剧之下,比起心灵的丰富,大家的目标更加着重于地位、头衔、金钱、外表⋯⋯方面,一味追求他人能够理解自己、希望他人能够认同自己、希望自己比他人更优秀、希望自己引人注目等。

我认为其中,自己无法认同自己的人似乎占了绝大多数。如果你的内心怀抱着这种他人认同需求,但又无法与他人积极正面地相处互动,也得不到别人的评价,会怎么样呢?或者,如果这样的环境妨碍了我们对于满足感、充实感和幸福感这类积极正面情绪的敏感度,又会怎么样呢?

尽管如此,以下这些想法仍时常束缚着我们:

  • 不想变得孤独。
  • 害怕被他人无视。
  • 希望对方认同自己的价值。
  • 想要获得他人的好评。

同场加映:该如何处理沟通后的愤怒?愤怒背后藏着我们不愿面对的悲伤与恐惧

如果被这些想法所束缚,就算是再怎么负面消极的方法,你也会尝试用来与他人互动吧。即使彼此只能负面消极地相处,如果有个回应自己的人,至少能够避免孤独。

即使是负面消极的相处关系,如果双方都有反应,就意味着对方会回应自己,所以能够得到没有被对方抛弃的安心感。此外,在互相争执的时候,如果在某次的场合占了上风,或许还会觉得似乎满足了自己的他人认同需求。

愤怒,是因为不懂如何正向地与人互动

产生愤怒的情绪,除了因为对方自身的理由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另外,透过对他人动怒也能得到很多好处。除了避免孤独、满足他人认同需求之外,还有更多让自己开脱的方向,例如:

  • 不必正视现实。
  • 不必面对自己。
  • 即使自己有错,也不用承认。
  • 运气好的话,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更多好处,而自己在潜意识之中,也知道对别人发怒是比较轻松的做法。在愤怒这件事情上,尤其是当自己不知道积极正面的互动方式,和积极正面的沟通方式时,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不知道如何以积极正面的方式与人互动,就只能使用愤怒的情绪,以负面消极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因此,愤怒绝对不是突然爆发出来,说这正是愤怒的元凶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