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谈起自己在得知他人离婚的讯息时,会直觉认为孩子的抚养责任,交给母亲比较好,但这也代表着,间接认同父亲没有养育小孩的能力。作者反思,无形中深根蒂固的刻板印象,需要被改变。

离婚与亲权

当初穿着洁白婚纱,含笑离我们远去的几个闺蜜,却在踏入四十大关后,零零散散地回到我们岸边。欢迎归来!

此处乃是位于岸边的单身村,与对岸的已婚村遥遥相望。对于悠哉度日的我们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传来同伴归来的喜讯。真好真好,可喜可贺。

值得庆幸的是,我身边没有人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离婚,全都是希望过得更幸福而选择恢复单身的勇者。她们并不是冷不防说要离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由自己主动提出离婚。

她们与前夫的关系也形形色色。有的完全失联,有的则是同心协力投入育儿,关系变得比以前更好。

对我来说,最开心的是之前有点不太好意思揪她们晚上出来聚会,但现在可以毫无顾忌地开口邀约了。就像前几天,我也邀了两位离过婚的闺蜜,去麻布十番大啖烤鸡串。

至于离婚后的改变,换句话说,当我问到“离婚经验谈”,她们两人异口同声说:“好多人都来找我们谈离婚的事。”一问之下,我才知道曾考虑过“离婚”二字的已婚者,平时都会寻找合适的商量对象。

确实如此呀,已婚者向单身村吐的苦水也顶多骂老公而已,几乎很少人会来找我们商量实际上的种种问题。回想起来,听到她们离婚的消息时,大多已成定局,只是像报告决定事项似的说一声:“我已经决定了。”

日本过去曾有“三对夫妻里有一对会离婚”的说法,然而,如今离过婚的人,感觉比已婚者少了许多。应该有不少人想离又离不了吧。有的人还是会担心离婚的后果,或者孩子年纪太小不好离婚;也有的人是生活没有着落,不得不勉强维持婚姻。

因此,烦恼的已婚者一旦发现身边有人离过婚,就会忍不住抢着询问吧。当酒意上来,那位与前夫携手投入育儿的闺蜜开始发牢骚。

她的孩子们目前与前夫同住,亲权归前夫所有。这是双方考量孩子的成长环境,详细讨论后的结果,与家族感情好坏无关。

闺蜜离婚后,在前夫家附近租了房子,每天早上都会替孩子做好便当送过去。她会以一家人的名义共同出席学校的活动,孩子们学才艺的费用也是与前夫一起分摊。

她可以自由出入前夫家,与孩子们也几乎天天见面。这种例子应该不多见,但至少我们看得出来,新的家族型态充分发挥了功能。感觉她与孩子们都十分幸福。

这是他们的相处模式,然而,似乎有人在背地里闲言闲语,说她是“抛弃孩子的女人”。外人不只质疑她身为母亲的职责,甚至还多嘴:“孩子跟前夫真可怜啊。”

这番话听了实在令人沮丧。怎么就没有人说“抛弃孩子的男人”呢?我不确定有没有人这样说,但日后也许会有人开始同情前夫,大力称赞他是个“了不起的父亲”吧?

话虽如此,当我看到艺人离婚的消息,提到“亲权归父亲”时,一样会以小人之心揣测,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因为一般人自然而然认为孩子应该跟母亲在一起。

关于这件事,她的前夫曾说:“一听到亲权没有归母亲就皱眉头的人,等于认为父亲没有能力养小孩。实在令人火大。”听了顿时哑口无言。“有母亲在就好。”这种想法,实际上包含“父亲不懂得养小孩”的主观认定。无形中根深蒂固的社会规范,才是最难搞的啊。


图片|Photo by Derek Thomson on Unsplash

所以我一有机会,就得好好教育自己:“时代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