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不停,总感觉忧郁的因子像是蕈菇一样从体内长出来,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看着窗外滴滴答答的落雨,好像要被灰灰暗暗的气息掩埋。

你,也曾经有过“雨天忧郁”吗?

“⋯⋯几乎不间断的雨势,也让不少台北、宜兰的民众崩溃,抱怨‘衣服都晒不干’、‘下雨下得好厌世’,但最多人的疑问,就是到底要下到何时。”

——联合报

在 2020 年的最后一个月里,看着在台北的朋友在脸书上不停哀嚎这雨天还要持续多久,抱怨因为雨天而带来的生活不便之外,更像上面新闻内所提的:“下雨下得好厌世”。

虽然早在 2500 年前希波克拉底就有讨论天气与健康状况的关联,但近代医学与心理研究技术的发展,让学者们可以更科学化的探讨“坏天气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自觉健康状态吗?”

于 2004 年一篇探讨个人的自觉健康状态与天气好坏的研究中[1],有 54.6% 的参与者觉得天气会影响自己的健康状态,天气越差,越容易造成头痛、关节疼痛等的生理上的问题;不过,这篇研究也反应,坏天气更容易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容易感到无精打采、易怒,甚至忧郁(depression)等。


图片|Photo by Todd Diemer on Unsplash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不同,如何做出区分?

进一步探讨天气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前,想帮各位读者们针对“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一词,提出一个更为精确的解释。

虽然很多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像是:忧郁、焦虑状态、或是思觉失调症(schizophrenia)等彼此有所关联,但其实是不一样的状态。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是:“在日常生活的压力状态下,我们是否能够调适(cope)且在工作上能够有生产力(productively)。”

想要做心理健康的自我检测,可以透过问自己:“今天过得好吗?”、“有没有感到成就感?”、“能不能享受生活?”来做初步判断。

此外,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调节我们日常工作与休息间的状态,使我们在劳动后不会有太重的疲惫感(burnout)。

但,因为牵涉到每个人的认知、情绪,以及社会参与上状态不同,预防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不像预防新冠肺炎(COVID-19),可以透过一些措施(勤洗手、戴口罩,或维持社交距离等)降低风险。

这几年间,不论是世界卫生组织、各国政府部门,或是心理学者们,都在探讨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读者可以用一些简易量表来自我评估心理健康状态(像是心情温度计),以预防产生心理疾病的风险,若检测后发觉有情绪困扰的状态,建议直接寻求医疗专业的协助喔!


摄于墨尔本街头的心理健康倡议海报。图片|作者提供

那么,雨天,会影响我们参与社交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有许多学者开始深入是否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啰!

天气真的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吗?

近年来有研究确立了晴天与个人成就感之间的关联性[2]:有出太阳的日子,可促进受试者个人生活及工作状态时的成就感,也证实:“天气晴朗的日子,真的可以让人感到开心。”

而另一篇于 2017 年所发表的研究[3],讨论在旅行中早起准备搭乘运输工具到下一个景点的旅人们,其各种情境与旅游情绪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若是早起通勤时遇到下雨或是下雪等坏天气,真的会让旅人们在旅途中感到沮丧与不愉快。

那日常生活里呢?最近出刊的一篇研究文章[4],特别收集了 115 位上班族在连续 457 工作日中,早起上班时的天气状态(晴天-豪大雨),并纪录受试者每天的工作状态、成就感,以及工作后的疲惫感。

分析资料后发现,上班途中的天气好坏,会与当天心理健康状态呈现正相关性,而好天气也会为上班族的情绪、工作成就感产生心理健康上的正面支持。总结这些研究的结果:

如果起床上班时是个出太阳的晴天,这一天的心理健康、工作情绪,以及工作上的成就感都会有正向发展,也会降低下班时所产生的疲惫感。

但,天气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中央气象局也预测了在 2020 年的冬季,台湾北部可能真的会经常面临下雨的状况。

那么,我们该怎么来调适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在这里提供了三个让大家可以试试的方式:

  1. 跟朋友聚聚:即使下雨,天气冷刚好提供机会让你与朋友揪团,不论是去唱歌,或是一起吃饭,让自己因天气而受影响的坏情绪得以在与朋友相聚的时光里中排解。

  2. 做做运动:这 10 年来已经有许多研究证实,运动可以提升我们体内的神经传导物质,进而改善我们的情绪[5]。所以,让自己在室内做些运动吧!像是瑜伽、健身房运动,只要是让自己感到“稍微费力”的运动就可以了。

  3. 找人聊聊:记得,你并不孤单。建议找个你信得过的朋友一起聊聊,或是传个讯息问候久未碰面的朋友:“你好吗?”(不过若已经有负面情绪,还是建议直接寻求医疗专业协助!)

记得:

我一直没有走远
天再黑我还是等在雨里面
陪你一起度过下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