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离“完美”很遥远,不如确定自己每天都有“完成”一些重要的事,确保轮子不是空转,而能持续往前累积里程数。也因为将目标改放在“完成”而不是细修到完美,因此能将那些犹豫偏执的时间,拿来做真正重要的事。

创作者或创业者最常告诉我的,就是“担心自己的作品/产品不够好”。

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是很正常的。会在日常生活之外再努力追求些什么的人,多半都有些“完美主义”的性格,我也不例外。

我过去时常到了演讲的前一分钟,还在修改投影片,总觉得“还可以更好”,搞得我自己和主办单位都快心脏病。改了,或许的确会比前一版本更好一点点,但为了那“一点点”弄得鸡飞狗跳,实在不是很明智。

我现在学会将我的演讲和分享按主题分类,每一类都有一个“基本版本”,每次演讲前只要确定主题和架构,针对内容略微增删,大约都能在一小时内搞定,早早交给主办单位让他们提前测试。

除非有错误或过时的资讯需要更新,否则我多半不再修改,上台再现场口头补充就好。

我要求自己,交出去的成品绝对不能粗制滥造。然而,用双倍的时间让自己从九十分提高到九十五分,这就是一种偏执了。听众或客户真的能感受到这么细微的差异吗?

我宁愿将这些努力“趋近完美”的时间,让自己多做两次练习,一次的完美下次很难再复制,但三次的练习却会让你下回更容易命中红心。

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不懂得放过自己,别说是累死自己,同时也会让身边合作夥伴与家人都笼罩在紧张情绪之中,孩子们也是敏感的,我愈是紧张混乱,他们也就愈难搞。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正赶着出门参加一场重要会议,孩子却失常的在地上打滚,不愿意穿鞋,其实,他们多是感受到我们的紧张,而只能用他们仅知的方式回应。

“完美主义”并没有错,但当“多重角色”与“时间短缺”这两个因素放在一起时,却很容易造成世界大战。

写作也是如此。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我总希望交出去的稿件是“完美”的,然而往往只会愈改愈混乱挫折。因此我渐渐学会,稿子看过三遍之后,就可以按下“送出”了。

接纳自己的“不够完美”让我们至少有所产出,而不会一直停留在“草稿”阶段原地踏步。

同场加映:为什么你制定的目标,从来无法完成?

“完成主义”能助你向前迈进我之所以能在五年内出版四本书,并不是因为我多会写,而是因为我抱持“完成主义”,逐渐累积文章。

一周产出两篇,一年下来就有一百篇了。有产出,才有与读者和编辑互动的机会,我的表达方式与写作结构才能进化得更精练。

这个做法让我累积了一定的读者群,有些是忠实的“脑粉”,也有一些人会给我建言甚至批评。无论如何,都比闭门造车、从来没让作品面世更有意义。

从“完美主义”转念到“完成主义”,让我持续向前进,而不是偏执的在同一点上原地踏步。了解到这一点对忙碌的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我们的世界离“完美”实在很遥远,不如确定自己每天都有“完成”了一些重要的事,确保轮子不是空转,而能持续往前累积里程数。

也因为将目标改放在“完成”而不是细修到完美,因此能将那些犹豫偏执的时间,拿来做真正重要的事。

我没办法将投影片做得极尽精美,但我会把演讲架构与内容做好之后,花钱请专业美术设计将它“升级”,省下来的时间,就能拿来听一堂课、写一篇文、运动或是早点睡觉。


图片|Photo by Matthew Henry from Burst

完成主义者需要团队(或一两位得力助手),能帮助你将“尚可”的成品提升到“专业”水准。

例如,美术设计对我就十分重要,我时常将公司重要文宣的架构,手写在纸上,拍照传给我们的设计总监,他几个小时就能做出超级专业精美的成品,让我“WOW”的眼睛一亮。

我写书、写文,也需要很懂我的编辑,因为“产出文字”对我来说并不是最花时间的,要将脑海中五花八门的内容,有逻辑的整理成全书章节就需要他们的专业,为整本书理出架构。

我的公司总共管理了十四个脸书粉丝专页和四个社团,其中我亲自管理了五个专页,也参与每个社团的发文和活动设计,甚至亲自回覆所有的留言。许多人问我“怎么有时间?”,祕诀就是“完成主义”!

当我思考好要发布的活动或内容之后,便用手机草拟七八成的内容,设定上线时程。

在正式发布之前我或许会修改几次,并补上表情符号和照片,发布之后,再依照受众的反应与公司内部群组的回馈做调整。用这样的方式,从发想到发布只需要几个小时,绝对不会费时三天三夜还停留在企划的阶段,节省了很多时间。

当然,也会有成果惨烈的时候,那就打掉重练吧!

“完成主义”也能应用于家务事,真的不在行,或者完全没有时间做的,不妨委托专业。

例如我有位好姐妹非常讨厌打扫,请专业家事公司每周来家里两次,花一点金钱让忙碌的她可以喘口气,省下来的时间便可专心陪伴孩子,她认为这笔钱花得非常值得。

或者,有些爸妈下班的时间都晚了,偶尔叫个外卖,或定期采购健康营养的即食品放在冰箱里,都能让自己轻松点。

我生第一胎时,事必躬亲,坚持不让孩子吃罐头副食品,然而厨艺不精又刚创业,实在很难做到很好;到了德国生第二胎时,原本也打算亲手制作副食品,婆婆一句“你不如睡饱一点”让我突然清醒了!

人生中有一些坚持是好事,但如果坚持到让自己太辛苦,可能造成反效果喔!以下就跟大家分享几个“完成主义”的小祕诀。

祕诀一:写下每日的“重点三项目”

简化目标,才能持续!

这世界上有太多可以完成的梦想了,如果每天都觉得“好多事要做”、“我没时间,我做不完”,久而久之就会感到疲乏和无力。

不如将目标简化成三个,就三个就好!但要求自己一有时间,就要执行这些事。事实上,就算只完成了一项,也是前进了一步。

在前一天下班前或晚上睡觉前写下三件事,可以让你对明天有更好的准备,也可以在每天开工的第一个小时思考并写下今天的待办事项。

你会喜欢:“原子习惯”:改变很难,但从微小的改变开始,并不困难

祕诀二:告诉自己今天做得很棒

“放下严苛,给自己多些鼓励”是我送给忙碌爸妈的绝对忠告。

我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没办法”或“做太少”,却很少告诉自己“做得好!”,不要期待其他人来告诉我们,自己就可以对自己说:“今天虽然得忙孩子和工作,但还是完成了,意志力和坚持力真是惊人啊!”

不必等到一百分才能鼓励自己,只要完成了“重点三项目”就很值得给自己掌声。

当然,也别忘了用这样的正面态度来面对另一半,两人都在忙乱生活中尽力完成些什么,就算是一顿晚餐、整理了换季的衣服,或者写了一篇文章、听完了音频课程,都很值得赞美。

祕诀三:你的身边需要几位啦啦队

正面积极的环境,让我们更有持续的力量,换个方式说就是“离开或尽力避开负面的人事物”,特别是那些总是告诉你“还不够”的人。

减少与他们的互动,可以让你将能量集中在对的事情上。诚实的说,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我们不需要一直被提醒这一点。

我有几个好朋友,无论我第一次做蛋糕、尝试经营脸书社团、出版第一本书,甚至只是换发型,他们都会给我正面又不失中肯的意见。

这些好朋友不会让我忽视自己该成长之处,但是他们让我知道,我绝对拥有充足的正能量能做到更好。就算我不是最好,他们仍旧接纳我,知道这点让人很放心呢!

祕诀四:勇敢接受建言,持续调整

面对指正或建议,别认为对方是针对“我”,将焦点放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可有效减少心里的抗拒感。正因为事情做得不够好,更需要愿意告诉我们真相,且能提供建设性意见的人。

例如刚开始学语言时,难免发音不标准,或单字怎么背都记不起来,听到别人的指正时,很容易认为对方是在嘲笑或批评而感觉挫折;但若能坦然接受,甚至请教对方怎样能做得更好,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点子,来帮助自己学得更快、更好。

延伸阅读: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抱怨?没办法接纳自己,就无法接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