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情侣或夫妻,要如何安排与对方共处的时间及独处时间呢?首先要知道自己对于“放松”的方式⋯⋯

工作、家事两头烧的现代夫妻,光要睡饱就已经很不容易,还能怎样挤出放松和共处的时间呢?这是我曾经一直问自己的。

虽然我们很难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奢侈的耍废或享受浪漫两人世界,但完全没有喘口气的机会,可是会让人崩溃、关系崩解的。

怎么在有限的时间,让自己充饱电,同时感受到“有对方真好”,的确是维系婚姻很重要的一环。

我原本的性格并不是很懂得放松和享受。想想看,我从台湾搬到德国,工作的时间和责任变少了,但我做什么呢?写作!

短短一年就累积了一百篇文章,出版了一本书。我原本就有自己的事业,搬到西班牙后却又跳下海,参与创立 Jascha 的新品牌。

这些事迹应该能证明,我真的是一个很喜欢“没事找事做”的人。

对我来说,工作不只是工作或收入来源,而是一种“热忱”与“乐趣”,特别是当我可以学习到新东西的时候,更可以从中得到无比的满足。

然而,我这种“热爱一件事就一头栽进去”的性格,时常让我被提醒着去休息。我感谢孩子们的存在,他们防止了一个“超级工作狂”的诞生。

孩子们会敦促着我陪他们玩和聊天,要求我放下工作,一起去吃冰淇淋。而因为要接送孩子,我也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关上电脑,“必须”过着一天只能工作三到五小时的生活。

当朋友看着我在公园陪儿子野餐踢球、在厨房烤饼干蛋糕的照片,莫不用羡慕的语气对我说:“真希望跟你一样悠闲!”然而在不同角色频繁的转换中间,我仍旧有一些纠结,只是随着在家工作的“年资”增长而逐渐调适。

Jascha 在这点上就与我天差地远。德国人一般来说很坚持“个人时间”,如果下了班老板还拚命传讯息,员工可以拒绝回应、甚至抗议。

我认识的德国人总有很多自己的事可做,有些人下了班固定慢跑运动、绘画雕塑、在厨房里研发新食谱,甚至织毛线、参加登山队、组织乐团、当热门音乐 DJ 等等。公公家里就有一整套专业 DJ 设备,他每天从医院下班之后,就沉浸在音乐世界里。

我许多欧洲朋友,下了班的生活都十分精采。我发现,这些习惯是从他们小时候就培养起的。因为德国小孩上课的时间很短,中午或下午两三点以前就放学了,也没有成堆的作业或评量,因此每个人都得学会“打发无聊时间”。

特别是在德国乡下成长的 Jascha,他的童年生活就是放学后做一个小时左右的功课,接着吃喝玩乐到上床睡觉为止。除了足球队和跆拳道,他完全没参加过其他课外活动。

到现在,他已经是爸爸了,还是很喜欢在孩子睡着了之后,约他哥哥或朋友们打连线电动,一边聊着生活近况(现在我在写稿,他正在做这件事)。


图片|Photo by Ava Sol on Unsplash

接受每个人对放松的定义不同

而我却不是这样成长的。我的童年每周行事历都是满满的!对我这个很爱学习的怪咖来说,满满的学习让我觉得很充实。放学后去学画画、学书法、练钢琴、下围棋,这些其他孩子觉得很“痛苦”的事,我完全是乐在其中,到现在都是。

我喜欢阅读、书写,找各种有趣的新知识来学,沉浸在学习的世界中,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

我也喜欢打扫,压力大或心情不好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把厨房和浴室弄得干干净净,好像脑袋也跟着干干净净。对我来说,“学习”和“打扫”就是放松,就是娱乐。

我也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特别是没有任何时间表需要追赶,单纯一起胡闹玩耍的时刻。我喜欢和青少年女儿聊天,和五岁儿子拥抱亲吻。如果出门渡假,我觉得和孩子在一起更有乐趣。

但 Jascha 则与我不同。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自认得扮演好“大人”的角色,必须保护和引导他们。虽说他也十分疼爱孩子,但对他来说,完美的放松之旅,绝对只有我们两个人。

从以上的分享就可以知道,每个人对于放松的定义可能大相迳庭,如果我们硬要对方用“我觉得”舒服的方式来休息,可能会适得其反。年岁渐长之后,我也愈来愈明白、也愈能接纳每个人之间的不同。不只是理解其他人,更要学习接纳自己。

四十岁以后,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不勉强的工作与度日,这才是我理想的美好生活。无论是刻意让自己无所事事,或强迫自己不喜欢也得去学,都无法感受到真切的满足,当然也无法持久。

了解自己,也接纳他人,家庭关系才能“真正放松”。

同场加映:6 位韩国高人气 IG 插画家,画出情侣的 26 种心动瞬间

正因为我对自己的“癖好”有所认识,所以能接受另一半对“个人时间”的独特需求。

Jascha 认为健身非常重要,所以就算我得在他健身时间“帮他”带孩子或单独工作,我也认为这是他的重要行程而全力支持他。

同样的,Jascha 也会保护我享受宁静的片刻,在我不希望被打扰的时候把孩子带开,或刻意保留时间给我享受独处。

我们不认为彼此花时间在独自的娱乐上,是浪费时间或是破坏关系,我们喜欢对方感觉快乐。这对我们的亲密关系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需要沟通。由于双方都有工作也身为父母,因此个人放松的时间往往需要另一半的支援。无论在时间上的协调、亲职方面的彼此补位,或者期望上的调整,双方若能达成共识,就能保有自己,也能愉快共处。

夫妻虽然好像应该是最了解对方的“另一半”,但其实没有人是彼此肚子里的蛔虫。

如果没有摊开来聊清楚,两个人对于怎么“个别”和“一起”享受空闲时间,可能会有天南地北的观点。要是存在这样的误解,就容易在忙碌和疲惫时产生摩擦。

以下就分享几个既能拥有自我,也能享受相处的祕诀。

祕诀一:清楚了解自己

首先,要了解自己。如果我们连自己喜欢什么都搞不清楚,绝对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在做一堆“看起来很放松”却无法让自己振奋的事。

举例来说,Jascha 喜欢的事,可能比较接近一般的“休闲娱乐”,而我在许多人眼中,可能像个疯子,根本不懂得休息。

然而,他去运动所得到的肢体放松,我在家务劳动的过程里得到了;他在打电玩里所进行的社交互动,我在与好友通讯及写文章之间,也满足了。我们从事的活动或许截然不同,但得到的快乐与满足,却是相同的。

早年,我创业进入比较稳定的阶段,开始有空闲时间之后,曾经固定与姐妹到不同的网美咖啡厅喝下午茶。一开始还觉得挺新鲜的,后来我发现姐妹们放松的方式,对我并没有相同的功效,甚至感觉有点压力,还不如待在家里窝沙发聊天。

我也尝试过每周都去一次泰式按摩,但后来我发现一周一次的油画时间,让我更有劲。我花了一些时间才了解,脑袋想要知道的事得到解答,或经由学习而突破了过去的盲点,我才会觉得非常快乐,甚至睡得特别香。

了解自己,你才不会浪费时间去追求别人羡慕的生活,却不是自己所爱的。

前面讲过,每个人放松的方式都不同,然而我发现,有不少人连“自己做什么事情会快乐”都不知道。

所以一个不喜欢运动的人,勉强自己跟着另一半去爬山,认为这样可以增进夫妻感情,事实上是让自己疲惫也提不起劲;另一个人也觉得,这个登山夥伴总是脸很臭,看来一点也不享受。

与其如此,不如让喜欢登山的人好好享受山林间的乐趣,另一个人则用其他方式支持并参与(例如为他准备美味的便当,或等在终点处,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等等)。

问问你自己几个问题:

  • 有什么事情你做起来乐在其中,结束后也觉得身心舒爽?
  • 哪些事是你喜欢与另一半一起做的,而哪些事你宁愿一个人做?
  • 你在什么时间做这些事会觉得轻松?
  • 你需要对方怎么样配合?

如果你能掌握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等于给了对方一本“使用手册”,简单明瞭。在做日常活动的时候,不妨多花一点时间体会“做这件事时你真正的感受”。不要人云亦云,受到先入为主的观感影响。

延伸阅读:“他们好闪,看起来好幸福”一直放闪的情侣,也许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祕诀二:讲出来!别让对方猜

清楚说出“我今晚需要一个小时做自己的事”或“你可以配合我在这时间做这件事吗?”别出谜语给另一半猜。让对方有心理准备,并保留对方说“不”的权利。

东方文化有很多的“尽在不言中”。在我与 Jascha 刚交往的前两年,这点是我们争吵的前几大原因。我总觉得“你应该知道”,而他认为“你不说我怎么会知道”。

如果今天你真的需要独处,好好的告诉对方;如果你需要人陪,也直接的表达。

想看某部电影但对方不喜欢?可以自己找时间看,或找同好一起去看。我家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搭飞机时把对方不会喜欢的电影一次看个过瘾。

我虽然始终无法理解 Jascha 对健身的狂热,但他总是会先与我协调上健身房的时间,如果我无法配合,也会开口请他挪时段;他也无法明白为什么我晚上总需要一个钟头阅读、写作或学习,那些都不算我的正职工作,为什么要那么认真?但他一直都很尊重我的喜好。

彼此没有针对“你”或“我”的纠结,很单纯的针对“事情”沟通,就不会产生不愉快。

祕诀三:营造“仪式感”

我们都在家工作,所以相处的时间不算少,但那些时间往往不是在忙工作,就是与孩子有关。

经过几年的协调,我们找出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睡前“固定”至少一个小时,完全保留给对方。有时喝杯红酒聊聊天,有时将白天还未讨论完的话题谈完(但不谈公事),当然也时常一起追剧与享受亲密时光。

我们曾经尝试过“特别的夜晚”,但发现累了一天,还要特别准备出门,感觉更累。素颜加睡衣,“宅在家”反而舒适又幸福。

现在孩子大了些,我们偶尔会安排特别的午餐或夜晚,但比起来,我们更享受每晚固定时间的相处,平凡的小活动多了点特别的“仪式感”。这样的放松时刻,对安然入睡也很有帮助。

你会喜欢:“正式结束,才会正式开始”有了仪式感,对生活就有更多爱

祕诀四:保有“那几件总是一起做的事”

Jascha 和我共同的娱乐,就是吃好料和追剧。我们会安排孩子不在家的午餐,去米其林餐厅摘星星,或者探访杂志上介绍的美食;每天晚上十点半之后,是我们认真追剧的时间,各自放下所有的工作和个人娱乐。

我们并非所有的嗜好兴趣都相同,然而两人找出这几项能够一起做的,就“坚持”一起做。

当我们做这些事时,两人都觉得愉快,而不是其中一个人“陪”另一个人做。在这些时刻里,我们有很多的交谈和互动,而非只是“杀时间”。

享用美食的时候,一起经营事业的我们自然会观察餐厅里的动线和工作状况,甚至管理的风格和巧思,这些讨论也算是“共同兴趣”的延伸呢!

有摩擦时,不把对方当敌人!

当然,我们夫妻都在家工作,长时间在同一个空间相处,难免会产生摩擦。

之前,我们几乎没看过对方在“工作模式”中的样子,开始一起工作后,他才发现,原来我工作起来就是火力全开、全力冲刺,没有甜言蜜语的空间;

而我也才知道,他很难一心多用,只要认真在读一封 Email,周围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无法反应。这些曾经都是我们吵架的“主题”。

但也因此,我们这一年多来建立起微妙的革命情感,更在一起工作中学到了“不把对方当敌人!”,就算冲突发生时很难避免这样的情绪,但事实上,我们应该是支援彼此的战友:如果没有他提醒,我很可能一整天都忘了吃饭喝水;如果没有我安排好“今日工作项目”,他专心做起一件事之后,常常就忘了其他件。

此外,尊重彼此的空间,也很重要。

每个人需要的工作环境不同,有些人不喜欢工作时旁边有人走动或说话,有些人却能够在三个孩子奔跑的同时还能做事。

我与 Jascha 就是这样的天南地北,事不如愿时,我们会努力保护对方,尽情用自己方式工作和生活的权利。我会提醒孩子,爸爸忙时先别跟他讲话;他则学着欣赏我把笔电拿到厨房一边工作、一边煮饭(有时还一边陪孩子)的随兴作风。

我想,“不勉强对方用自己的方式过活”也是婚姻里头最大的一门功课。

有段时间,我们时常发生摩擦,因为工作和育儿上各有不同的观念与做法。但我们都很珍惜每天晚上的一个半小时,放下老板与爸妈的角色,专心将今天归零,好好做对方的伴侣和好友。

如果当天仍有疙瘩没沟通完毕,我们会先与对方好好讲清楚“不舒服的点究竟在哪里”以及“我希望下次发生同样的状况时,你可以这样做吗?”很多时候简单说句“今天很抱歉,我很爱你。”便可化解大半的冲突了。

夫妻关系这个主题实在太广,我们也绝非两性专家,只是在这些年几乎天天二十四小时的朝夕相处之中,发展出专属于我们两人的模式与心得。

你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最重要的是好好认识自己,好好沟通协调,最终还是要画出一个属于你们的“家庭行事历”,并且坚持把“夫妻时间”放在里面。

我相信,这对家庭的正面气氛一定有所帮助。

Point

1. 每个人放松的方式不同,了解自己,才不会浪费时间追求别人羡慕的生活,却不是你所爱的。

2. 我们不认为彼此花时间在独自的娱乐上,是浪费时间或是破坏关系,我们喜欢对方感觉快乐。

3. 别出谜语给另一半猜。让对方有心理准备,并保留对方说“不”的权利,都是很重要的。

4. 我们并非所有的嗜好兴趣都相同,然而我们找出这几项能够一起做的,就“坚持”一起做。

5. 当我们放松时,两人都觉得愉快,而不是其中一个人在“陪”另一个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