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影响,加深了我们对“爱情”的复杂,甚至转变成有毒的依恋。

明明知道对方不适合自己,但就是分不了手。亲朋好友极力劝离,还是狠不下心来。

好不容易分手了,但又日日念念叨叨。理智中的对方,是多麽绝情或是不负责任,但感性那一面,对接触他的渴望却使自己彷佛人格分裂,既渴望又可恨,进退维谷。

你现在或是过去曾经拥有这样的“毒性关系”而陷入泥淖、难以自拔吗?

一天要点进对方的脸书主页、Instagram 中反覆查看,甚至连底下的留言也要一一“审核”,留言人的个人档案当然也是不可遗漏的审查重点之一,深怕自己错过了对方的一举一动而失去一切。

倘若对方提出任何请求,只要不到卖肾赎命,就会假装漫不在乎的使命必达,用乔装无所谓的态度掩盖自己的卑微与渴望。然而对方也映射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卑微而对待自己如同敝屣,甚至羞辱与暴力都不是少见。


图片|PIXTA

是爱还是依恋?

然而,囚困在这段毒性关系中的你,是爱对方,还是迷恋对方?爱与依恋,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然而我们可以先藉由美籍德裔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对爱的概念来了解。

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而依恋恰巧就是弗洛姆所说的幼稚的爱,背后是一股很强大的需求,你需要对方、依赖对方、掌控对方,彷佛没有了对方就会天崩地裂,需要对方全然与我们 24 小时相处,才稍稍可以抚平“被抛弃”的恐惧;

而成熟的爱,却与依恋相反,是彼此可以独立自主,却又可以相互敞开、真实交流,不因失去对方而感到自己的世界即将崩毁。

由此可见,毒性关系中,是充满依恋,而不是成熟的爱。而这样的毒性关系,总在暗地里侵蚀我们的身心健康。

错误地摆脱依恋,使我们更加依恋

从依恋的发展史来看,便可以看到摆脱依恋的有效方法的端倪。

许多幼儿的心理发展学彼此有大大小小的不同,但几乎都可以看到“依恋”的相同来源,是从我们幼儿时期对父母的关系中最关键的因素——保证安全而来。

幼儿渴望父母给予无条件的关注、照顾,认为父母是全知全能的,然而父母往往也因为自己过去童年的创伤,而部分内心不成熟或不健康,因此往往很难付出适切、充足的关注与照顾,多少带给到幼儿一种“被抛弃”的感受,而这样的感受深深地在幼儿的心上凿了一道道深刻的伤口。

这些伤痕又会持续在我们成长阶段里,持续希望遭遇的人可以弥平我们从父母那消除不了的“被抛弃感”,到了成年,亲密关系的对象,更是转移填补人们旧有伤痕的完美对象,因此人们无意识地依恋那些对象,渴望这些人可以再三保证不会抛弃我们,给我们无条件的关注与照顾。

孩子总期望父母是全知全能的,是无所不能的,而这样的期待落差,是造成儿时伤痕的主因,孩子认不清父母是有其局限以及自己的伤痕,就会难以从陈年的伤痛中站起来,拥抱一样痛苦的父母,而脱离旧有伤痛成长。

当带着伤痕的人们成年后,期望自己的亲密关系对象可以受自己的控制、给自己依赖,来疗愈自己的伤痕累累的心,而这样的期待落差,是造成依恋的主因。

人们认不清对方是有其局限以及自己的伤痕,更认不清自己依恋对方的来由与模式,就会难以从毒性的关系中脱离而转向找寻真实有效的疗愈之道。

因此,关键是我们要去认清对方真实的样子,拿下自己充满错误期待的有色眼镜,靠近对方,认清依恋对方的巨大误会,了解到原本是充满多大的误解,因此我们才会从自己构筑的幻梦中惊醒,进而替自己解毒。

推荐阅读:成熟的爱是节制:放下依赖惯性,爱得不焦虑

越是盲目离开,戒断反应越是强大

然而,在靠近认清楚前,往往我们就被身边的亲朋好友制止了,同时我们自我审查地不允许自己向前靠近(怕陷入或是怕真的认识,但同时也不愿远离),只能偷偷在社群网站上关注对方,查看对方在社群平台营造的理想自我,反而更加陷入深深的虚妄期待。

身旁的人越是阻止,甚至祭出激烈的拆散手段,而我们越是逼自己远离、不去正视,我们越是只能带着“错误的美好想像”感到痛苦。

有些时候,是我们隐隐地不愿意去“看清楚”,或许这样我们才能一直不用面对真相(彼此的真实样子与想法),这便是自欺欺人。但,纵使是如此,也需要等到自己有所觉悟的那一天,而非用外力逼迫自己离开这样的有毒关系。

当我们有了自由的时间与空间,而后自己做出了选择,那样的决定才是自己可以负起百分之百责任的决定,而不会因为其他外力的威胁利诱,而使我们有了埋怨与不为结果负责的机会。

所以,在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痴迷前,越是强迫的分离,越会使我们的“被遗弃感”倍增,依恋的戒断反应越会使我们无法自拔,进而引出许多社会的人伦悲剧(殉情、怨恨他人拆散关系、恐怖情人等等)。

然而,愿意给予每个人自我探索空间的尊重的人,实在是社会中的小众,人人抢着下指导棋的状况反而是常态,这也是为什么往往毒性关系的走向都不在“下棋者”的意料内,而使这盘棋的所有关系人,全盘皆输。

唯有靠近清楚认识自己以及对方,才是健康有效的解毒剂

大部分状况,我们会依恋对方,是因为对方好像拥有我们缺乏但是渴望的特质,或是我们实际上有但是我们不知道的特质,还有可能是想要藉由拯救对方来满足自我价值感(圣母情结)。

然而,有人会问,那些毒性关系的对象,有些条件那么差,怎么会使人无法自拔呢?

这正是为什么心理学值得每个人进一步认识的价值了,由此可以了解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往往与社会上常见的想像,天差地远,同时也显示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是多麽的不足。

每个人择偶时,会选择具有特定特质的人,以符合内在的形象,而这些内在形象深深地被年幼时的伤痕所影响,我们会找寻一个理想的人物建立伴侣关系,藉此解决生命中过去的缺憾与伤痕带来的被遗弃感。

所以不论一个人外在条件多麽优质,他所寻找的伴侣,若在没有意识到内在创伤以及固有模式之下,将会选择一个“可以与生命创伤共振的人”,而不是外人认为匹配价值的对象。

“我渴望你身上那种不负责任、潇洒的样子,与你待在一起彷佛我可以永远不需要再为自己负责,不需要牺牲自己而求全。”
“你有好多与我父亲/母亲类似的缺点,若我能拯救你,彷佛我就可以拯救我父母,而我父母就能给我我渴求的认可。”

这些是常见,但容易让人惊讶的事实。人们激烈迷恋他人的原因大多深藏在自身的潜意识中,然而总被人浪漫化,称说两人被命运的红线贯穿而成为共生结合体,是不可分离的。

而这些浪漫化的想像,也需要当事人走近,拨开幻想的迷雾,深深地观察自己的盲点从何而来,而可能,对毒性关系的醒悟突然降临,对毒性关系的执着就此剥落。外人的指指点点是难以让当事人看破迷津的。

亲自探索迷恋毒性关系的原因、亲自关注迷恋毒性关系的脉络、亲自面对,是我们彻底解开毒性关系的关键,无人可以替当事人效劳——即使可能要耗费数年,数年学会负责人生的必经时长。

同场加映:恋爱社会学:给暧昧中的你,如果告白后连朋友都当不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