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你好,希望你一切都好,如果你是在台湾 Metoo 之后,读到这篇内容。我们希望让你知道,任何违反意愿的性暴力/性别暴力,都应当负起相应责任。 依照过往原则,作法不是下架文章,而是在这里更新相关简易始末:何则文在本次台湾的 Metoo 社群讨论之中,受揭露曾有违反意愿的性暴力/性别暴力 我们仍在思索,此次是否要与过往原则不同,直接下架。

然而也可能引来负面误解。 因此,我们没有下架这篇内容,选择加入以上这一段对话,现阶段出发点与目的,是如实呈现与纪录,在幸存者诉说经验之前,整个社会(包括我们)对此人的认识与认知,并且加上这一段前言,请大家能自行评估判断,要以什么角度来观看这篇内容、是否要阅读、如何评价这个人曾经说过的话。这些注脚,都由你来下。

最后再次说明,任何人,对他人进行性别/身体上的侵害或骚扰,都是我们谴责与不认同的行为。女人迷自 2011 年成立以来,我们不断在倡议讨论、提供解方,为的即是减少这样令人遗憾心痛的事情发生。 再次谢谢你读到这里。 如果你也曾经受到相关性别上的/性的骚扰或暴力,在女人迷,你的声音会被倾听、同理、重视。 如果你有树洞诉说的需要,也欢迎在“写下你的痛”性侵倾诉匿名留言版,留下你的诉说;或者在“女人迷讨论区”,留下你的想法、讨论、任何你想说的话。

业界喜欢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才知道适合自己的条件?听听作家怎么说!

我不喜欢只做我喜欢做的事,我喜欢做能让公司成功的事。

麦可・戴尔,戴尔电脑创办人

我去高中或大学演讲时,老师与同学们常会问:“现在的业界喜欢怎样特质的人才?”这个问题几乎快被问到烂了,但问题的结构就好像:“怎样性格的男生或女生,才是最好的交往或结婚对象?”,无解。


图片|Photo by Sebastian Herrmann on Unsplash

可能有些人会说,怎么会无解?像是体贴、爱家,善良等,答案可以有很多。但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真的会有这样一个人,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好、最完美的对象吗?我不认为。

找工作,就像男女交往一样,是一个“双选”的过程,而这个双向的过程中,在选择后还要维持关系。到底什么是“最好的”?所谓“业界”喜欢怎样的人才,自然也没有标准的答案。

就好像每个人喜欢的人不同一样,就算只看外貌,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追求“标准答案”这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其实本身就是关注错事物的面相了。为什么没有标准答案呢?

因为世上有几万种行业及工作,每一个职位所需要的技能、人格特质等都不尽相同,在这个产业或岗位上被认为很棒的特质,在另一个岗位上却可能是劣势。

 

就拿我本身的专业——人力资源来说,可以大致分为招募、训练、行政与员工关系。这些工作所需要的特质都差异很大,招募跟训练需要经常与人接触,活泼外向、善于沟通是一个很重要且能加分的特点;然而,像行政这种精细、不能出差错的工作,需要的便是能专注且完全不同特质的人,毕竟薪资算错、发错,对公司来说是严重的过失。

光是人力资源,不同功能就需要不同特质的人才,何况是把范围扩大到“产、销、人、发、财”不同部门的每个岗位上呢?会有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什么条件是最好的吗?我想应该是没有。所以你要知道,

企业从来不找“最优秀的人才”,而是找对于职位来说“最适合的人才”。

甚至,所谓最优秀的人才,也可以说不存在,因为根据不同的维度跟层次,很难全面性的评价。例如,创新型人才跟运维型人才,很难分辨谁优、谁劣,公司的确需要有人去做开创的事物,但也需要有人做一些营运的庶务,端看职位的需求。

举个例子,假设今天你要招募一位“行政助理”,负责的是公司日常的行政事务,结果来应征的是二十五岁的顶尖学霸哈佛博士,收到履历的你敢找他来面试吗?就算他具备的各种技能、条件背景都超越其他人,我也不敢,正是因为他太过优秀,让我不会找他来面试“行政助理”这个职缺。因为偏离需求太多,反而怕留不住。这样看来,对于找工作,你必须要有一个认知,就是没有最优秀的人才,只有最适合的人才。

(推荐阅读:找理想工作,就像找对的人:别人的理想型,不见得适合你

切勿乱枪打鸟,最适合胜过最优秀

所以目标应该是让自己成为最适合的人选,而不是虚无飘渺的想当最优秀的。

什么是最适合的人选?如何了解该职位需要怎样的人?很简单,去看看职务说明,一般在召募时都会清楚提到需要的技能、背景及专业能力。

即便是距离毕业还有段时日的大学生,也应该打开人力银行看职缺,因为你必须先知道自己喜欢怎样的工作,想要从事什么产业,以及对于这个职位来说,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是最适合的人选,然后运用大学期间充实自己成为符合的人才。

如果你看到一个职缺,是派驻海外的业务,上面写着需要多益八百分以上,能商务沟通、若有当地语言的沟通能力更好,那就可以成为你大学时期的具体目标,即锻练好英文能力及学习第二外语。此外,很多工作虽然提到需要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但并不代表应届毕业生不能投递,谁说大学刚毕业就没有工作经验?

假设是一个要求有公关活动办理经验的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业社会责任)职缺,如果你在大学时办过艺术季、系周展等,那也是一个活动经历,这段经历就能成为佐证。或者是有个业务职位,需要一年以上相关经验,如果你曾经在大学办活动时,担任过拉赞助的角色,以前学长姊只达到一、二万,而你却拉到了过往的两、三倍,这不算是优秀的业务能力吗?

因此,我们要逐步定位自己,摸索寻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然后“以终为始”,反过来让自己符合条件,成为最适合的人选。而这也必须有另一个认知,就是每个职缺需要的人才类型不同,千万不要像乱枪打鸟一样,任何类型的职缺都投递,这样反而会让招募专员觉得你并不了解自己的定位,只是急于找到一个可以领薪水的工作。

你会喜欢:找工作别再靠感觉!三个实用方法,大幅提升你找到适合工作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