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本是要对等的立场进行意见交流,但有些人就是会以上对下的姿态给意见,弄得场面僵硬⋯⋯这些人的内心在想什么?

文|轩言文创 SoundShine

最近跟一群老友们聚会,大家许久不见,都还是老样子。其中有一位最爱抢话的朋友,也还是老样子。

有人说他最近很忙,这个朋友就说:“我跟你讲我最近忙到什么疯狂地步⋯⋯”

有人开始谈虚拟货币,这位朋友就说:“我跟你讲,crypto 没搞头啦!我三年前就知道啦!”

我谈到最近远端管理团队的挑战,他又插嘴:“我的 team 分散在十几个不同的地方,管理他们从来不是问题!”

他大概想说我接下来会问:“喔?那你是怎么管理团队的?”但我偏偏没有,于是话题就悬在那儿。全桌安静了片刻,然后这位朋友又继续高言阔论。

他很爱聊天,但我不认为他是个很好的对话者。

一桌老朋友认识那麽多年,虽然不会介意恭贺彼此的功成名就,但我们更希望分享目前的人生挑战,谈论生活上碰到的痛点,并透过交流来给彼此安慰打气,也许能提供一些建言。但有人总爱把话说得很有自信,像他什么都早已经摸通搞清楚了一样。听他说话是一场演讲,但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对话。

推荐阅读:炫耀自己比你优越?如何面对让你产生负面能量的朋友


图片|来源

真正的对话,应该跟思考的过程一样。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基本上就是在与自己进行一场对话。我们心中需要维持两种不同的观点,有时还得扮演正反两面,并在其中尽可能维持客观。这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尤其需要找朋友来对话。

跟朋友们对话的好处,就是能一起探讨一个问题。有时候朋友可以当你的战友,跟你一鼻孔出气。有时候,朋友可能担任“魔鬼辩护者”,挑战你的立场,以便让你看出自己的盲点所在。然后改天,或是换个话题,双方的角色就会调换。真正的对谈,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兼具的交流。

即使孩子们也会这么做,正如我最近在心理学者 Jordan Peterson 的《生存的 12 条法则》这本书中所读到的。他给的例子是:如果有个孩子跟朋友们提议要去屋顶上玩耍,也许会有朋友指出这个想法的危险性。接下来的对话,则可以让这个孩子听到其他的意见,进而做出(希望是)更明智的决定。这种意见交流,就是我们成长中很重要的社会化过程。

延伸阅读:“社会不是只有大人的事”八成孩子,认为公共事务与自己有关

然而,有些人的对话方式不是这样。他们会把每一次的交谈当成一个竞争角力,一场需要赢的比赛。他们对话不是为了讨论,而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立场是对的。跟这种人对话时,你会觉得他们似乎没在听你说什么,而是在想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跟这种人对话的时候,那种单向沟通的感觉是相当明显的。即使在“交流”的表面功夫下,你会觉得他在“对你说话”,而不是与你对话。

这种人很自大自私吗?也不一定。像是这位爱插话的老友,其实是个相当热心的人。他很有正义感,也很愿意为朋友们撑腰,有时候还会在网上为了朋友的事情跟陌生人打笔战。也许他太好斗了,或是太习惯当老大了,以至于每个朋友的问题对他来说都是个事儿,而他处理事儿的习性就是先摆出强势的态度说:“我跟你讲,这种事我见多了⋯⋯!”

其实,老友们都知道他也有自己的生活难题,私下还会为他担心,但他自己不开口,我们也当然不好意思多问。他是个好人,只是太爱面子了。


图片|来源

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享有很好的对话。我知道自己有些时候也会过于强势,尤其当年纪大了,辈份高了,越来越多人把我们当成答案提供者,而非真正对话的对象时,我们更是需要提醒自己:多听一点,少说一些。在发表意见之前,先停下来问问对方:“那你怎么觉得呢?”

也许因为多问了一个问题,我们能听到意想不到的答案。也许因为考虑了不同的意见,而放宽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应该带着学习的态度交谈,不需要展现自己的博学多闻。我们不一定能跟每一个人聊出真理,但最起码对话能让我们表达真情。

朋友之间有了真情,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