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是一份微妙的关系。你可能爱着你的兄弟姐妹,但同时也害怕失去被疼爱的位置。并且,手足是无法挑选的;彼此感情好很珍贵,但其实,这件事并非理所当然。


图片|作者提供

这张照片并不是姐姐和小捣蛋的初次见面。第一次接触是在医院的产房里。

生产后助产士问我家人是否方便进来,我同意之后,我妈妈、姐姐,还有我婆婆,都进来看我和宝宝(医院产房大到可以全家族都进来了吧⋯⋯)。

姐姐第一次抱着小捣蛋,突然温柔地唱起:“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永远快乐!”我现在想起那一幕,眼眶都还是湿的。

姐姐是我们家最宠小捣蛋的。有时候他哇哇叫,爸妈我们不一定理他,但姐姐就会忍不住抱起他。所以他只要姐姐回家,就会主动要抱姐姐,两人如胶似漆。我想“拥有彼此”或许也是我能给他们两人最棒的礼物。

手足情深绝非理所当然,更非用“要求”可以做到的。我相信孩子天生喜爱手足,但同时天生害怕失去“被疼爱”的位置。他们会一直试探我们,是不是我们爱某一位比较多,是不是我们不怎么在乎他们了。这也绝对不是“使坏”!在他们还“怀疑”之时,亲子与手足的关系都还有改变的机会。怕的,就是有天他们深深相信自己已经被“退位”,深深相信自己不如另一个手足,相信自己不被爱。

延伸阅读:阿德勒手足心理学:家中地位,比出生顺序影响你更久

带孩子接纳可能会有的变化

有了弟弟后,我的确花在姊姊身上的时间与心力变得少了些。每一位父母的精力时间都有限,与其让孩子以为“一切都不会改变”,还不如好好预备他们迎接可能会有的变化。但让他们清楚知道,会有这些改变不是因为“爸妈不爱你了”,只是家中有任何一个“新成员”的加入,所有的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调适,爸爸妈妈也是。

因为家有幼儿,我们在德国又没有车,所以姊姊的球赛我无法全部出席,但我会很谨慎地观察与询问她的期望。如果某场比赛真的对她非常重要,我们也会安排着全家出动为她加油。而每次练习的交通,我就没办法“包办”了!让孩子接纳可能会有的变化,好好聆听与讨论,会让孩子没有错误的期待之外,还能够学习“彼此体谅”和“互相配合”。这对成员较少的现代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体验。

固定花一对一的时间:让他们感觉自己很特别

连睡觉中的婴儿都最好不要在场。我有时会趁弟弟睡了,窝到姐姐房间里头聊天。孩子需要知道你在乎!

周末时,我也会安排把小儿子丢包给老公一个人,与姊姊去“约会”。那个时间就是纯属于她,逛她喜欢的店,吃她喜欢的餐馆。有时孩子不喜欢与我们出门,是因为我们去的地方做的事情都不是他们决定的,让孩子决定“单独约会”的主题,是“你很重要”的清楚表达!

欣赏孩子的不同:千万不要把“比较”挂嘴边!

讲讲身高体重无妨,但不是用“好坏”的评论来看待或表达。想想,如果我们另一半总是拿我们跟隔壁邻居某帅哥美女比较,我们会有什么感觉?我们难免会有“比较之心”,但所谓“成年人”的意思就是知道不需要把某些话语直接对别人说出口。

这样的态度也会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说某某同学或兄弟姊妹“好棒”,就单纯分享觉得他好棒的地方,不要“回马枪”地又说“你应该要跟他学学”。我勒紧舌头十五年的成果就是,女儿非常喜欢赞美同学朋友,也很喜欢与我分享她看到别人身上优秀的地方,因为她完全不感觉到“被别人的优秀威胁”,而是自己也有很棒的地方,彼此可以学习成长。

对孩子诉说另一个孩子对他的爱

“弟弟一早起来就找你呢!”、“姐姐特别帮你买的喔!”

孩子们都喜欢这种偷偷的喜欢。观察手足之间的互动,通常关系好的手足,都认为对方非常喜欢自己。

人际关系是如此的,如果我们认为对方喜欢我们,我们也容易对其表达正面的态度。相反的,如果孩子想到对方总是打架吵架,妈妈看到两个人在一起总是先说“等一下不要吵架喔”,那想到这关系怎么可能微笑呢?这点是爸爸妈妈可以帮忙的。多帮彼此做点人情,多说说“看到你们玩在一起,真棒!”,孩子自然就更喜欢与对方相处。


图片|来源

对孩子说话时请专注

我们都很忙,没错!但“眼神交会”绝对是每份关系的必需。暂时放下手边的事,和孩子坐下来(躺下来)讲讲话(特别是听他们说话)。其实不需要十分钟,他们已经充电满满。相信我!你也会有一样的感觉。

不只是对于小小孩很重要,对于大孩子更是如此。女儿已经 14 岁,有自己的生活圈与在意的人事物,当她有机会与我在一起的时候,我几乎是用“抢时间”的态度在与她相处。绝对放下手机,放下工作,看着她的眼睛说话!虽然有时难免会感觉“热脸贴冷屁股”,但妈妈贴孩子的冷屁股,总比孩子贴妈妈冷屁股莱德好一些。有时,我也会撒娇地说“看看妈妈嘛!”或“让我们约个会嘛!”,我相信她总是会从这些动作话语中感受到我的心的。

所以,当孩子还在喊着“妈妈你看”、“爸爸你看”的年纪,请珍惜啊!别忙着看你的手机和电视。就算还需要点时间忙完手上的工作,我也会清楚向他们解释“妈妈现在在洗碗,等一下把手擦干了,就马上过来和你说话啰!”孩子懂的。

难免“想要一个人”:尊重孩子独处的时间空间

有时难免他们会有“想要一个人” 的时候,不要强迫他们总要玩在一起,不要强迫大的总要照顾小的。

弟弟有时会想要“闯入”姊姊房间玩,我也会告诉儿子:“我们要敲门!姊姊说‘可以’才能进去。”就算我们认为另一个孩子只是在休息,也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独处”的时间与空间。当人被尊重了,才懂得尊重人。

就如我跟女儿说的:“生弟弟的是我们,照顾弟弟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如果你能帮忙就太好了,但不需要有压力。”这对比弟弟大 11 岁的姐姐来说,是很大的舒坦。也让姐姐时常是抱着“解救妈妈”的心情来帮忙的,我也一定会说谢谢。

没有一份关系是“应该”的

“爱”与“应该”往往有拮抗作用。当“爱”上头放了“应该”两字,爱就很奇妙地变少了。当“爱”是一种选择的结果,就算五岁的孩子一样觉得甘愿。我们很希望看到“手足情深”的画面,但如果那个画面是孩子们自己决定而去做的,才是美好。真正的爱,绝对不可能用“先天血缘”或“后天要求”而来,而是一个决定,一种感动。

这在任何关系都适用,只是很不容易做到。

【后记】其实写完后,脑袋里想着的不是手足,而是姐妹与我聊起的“产后夫妻关系”,突然觉得这篇似乎也可以直接把对象改为“老公”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