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析,喜欢或讨厌小孩,其实与过去家庭经历有关。要如何不让原生家庭创伤影响未来的家?首先,要相信“母亲”的直觉!

最近笔者跟两位男士聊到未来的家庭事,他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没有想要生小孩。A 男有点讨厌小孩,自述“可能我比较自恋!”,但要是哪天女友怀孕了,他还是会承担“奉子成婚”的责任。B 男则比较关注跟女友的关系,若无法调和至适合一起生活的步伐,就不会考虑结婚,加上他事业心重,所以即便女友一再表达想要生小孩,他说婚后还是会想尽办法拖延。

从心理学来说,迷恋或讨厌小孩,都有其意义,一般是跟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有关;另外,B 男跟其女友就是一对怨偶,两人都各自带着从父母身上学到的那套来“爱”,但这让彼此都受伤,终究他们都得承认与面对原生家庭的影响。然而,笔者不打算谈对讨厌小孩背后的心理因素,或如何跟家庭和解,这些事都太复杂而比较适合在谘商室里谈;今天,我只把他们设定为“一般会爱会恨会笑会痛的家庭:一位期待生育的妈妈,和一位还未准备好照顾小孩的爸爸”,谈谈他们能够做甚么,来让过往原生家庭的问题不会太影响自己现在或未来的家庭。

Kanga & Piglet│图片来源

爸爸:“我对小孩就是没太多兴趣,怎么办?”

容许我是站在一个大部份台湾家庭的角度去分享,即母亲为小婴儿的主要照顾,而父亲是早出晚归的经济支柱。一般而言,父亲由于工作的实际问题,是不太能够认识小孩,相对地,小孩也跟父亲不太熟悉。而由于跟小孩最亲的人是母亲,为此,父亲跟小孩的关系品质,其实很取决于母亲的态度与做法!

先生能够和需要做的,其实不会很多,就是“主动听从”太太的指示,以及在适当的时候“被动参与”。儿童精神分析师Winnicott把父亲角色的重要性分为三点:

1. 父亲需要在家,帮忙母亲,让她感到身体健康和心灵快乐

照顾小孩是十分累人的工作,即使母亲再甘愿,也需要休息、忙里偷闲;为此,先生适时接手照顾小孩,会有效增进夫妻感情。当然,很多母亲自认是超人,她们通常都晓得如何胜任母职,天性地把工作做好做满;为此,先生需要等待被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去帮忙。或是说,当太太注意到平时对小孩没有太多兴趣的先生,在某个时刻变得有意愿参与照顾时,她可以先安排他在旁观看孩子游戏或洗澡,待他从中找到乐趣时,再引导先生接手更多。

2. 父亲需要给予母亲道德支持,为她的权威撑腰,成为代表律法与秩序的人,好让母亲把它种植在小孩的生活里

由于母亲是小孩的主要照顾者,所以在管教时,小孩一般也只听妈妈。父亲不必直接介入这个管教过程,因为他没有前者的关系作话语权力的支撑。不过,他能够支持太太的管教,好比以“是的,你妈讲的对!”的间接方式,表明自己才是家庭秩序的定论者。这时候,小孩一般都会对父亲生气。但只要他能够忍受被恨的感觉,甘心当黑脸,就能够让太太尽情发挥白脸的慈爱,安抚小孩;反之亦然,即他亦能够趁机当白脸。

3. 父亲的正面特质,尤其是那些他跟别的男人不同的东西,和他鲜活的人格,都是小孩需要的

一般而言,即使跟妈妈再亲近,小孩还是会对那个早出晚归“工作”的父亲感到好奇。也就是说,小孩开始对“外在世界”感到好奇。那么,父亲和其工作成就,就很容易被偶像化、一个强而有力的伟人、让妈妈和自己能在家享受安逸的神。为此,父亲需要做的,不过是被动及慢慢让小孩认识自己,在小孩的好奇心时段才去引介自己。显然,这件事无法强求,也不能太自恋地强迫小孩认识自己。即要有耐心去发现小孩何时想认识他、想跟他玩、想听听他的工作。

妈妈:“我的先生对小孩就是没太多兴趣,怎么办?”

上文谈到,“父亲跟小孩的关系品质,其实很取决于母亲的态度与做法”。这意义是在“照顾小孩一事,母亲才是专家”的基础上;母亲们不要强迫、却要试着引导先生如何跟小孩相处,从在旁观察、参与、到把父子父女独自送出门相处,这都是她的工作。原因在于她与小孩的关系本来就比较亲,所以先生常感到自己落单,而忌妒起母子母女之情。同样,有时候她自己也会忌妒父女之情,所以她得体谅女儿的“报复”,而不会真的报复回去。如此,先生也就能够渐渐享受照顾、对孩子产生兴趣。

Winnicott 对母亲们一向不会给予甚么亲职建议,因为他相信对大部份家庭而言:

一个好母亲只要接收到正确的事实资讯及得到适当的教育,她就能够正确判断甚么对孩子是好的(A good mother is the right judge of what is good for her own child, provided she is informed as to facts and educated as to needs.)

永不怀疑妈妈的直觉│图片来源

妈妈们总是用直觉来养育和保持一个健康儿童的家庭,若是她们“知道”却“无法做到”,很可能是被忧郁、焦虑与缺乏信心而卡住了。而事实上,由于医护人员有更多专业知识,所以他们对怎样带小孩总是有自己的意见,可是,他们都未必了解为人父母的各种苦差苦况,更不尊重妈妈们的直觉与判断,甚至打击其自信。

有一位妈妈个案,主诉是她自怀孕起,从此对很多事情感到焦虑、有莫名的执着,且因为情绪问题而跟家人相处不和。但事实上,她很清楚自己的小孩是怎样的。在谘商中处理其焦虑以后,她直觉地修正了对小孩的教养方式。而且,当旁人(甚至包括心理师)都认为她想太多、小孩的发展完全没问题时,她却觉察到小孩有一点自闭倾向,后来这事得到精神科医师的确定,趁早给予小孩适当的治疗。

由此可见,即便是有需要心理资源帮助的母亲(很大程度代表她们的原生家庭关系是有问题的),她们还是以一种母性的直觉,知道孩子的需要。亦只有像母亲这么亲的人,才能为小孩下一个决定。我们这些谘商心理师,做的是协助她想得更清楚,把那些知道却做不好的,重新做好。

为何我把故事说得这么简单?

原本,笔者是真的想去分享讨厌小孩的心理因素,或讨论关系不和的人都得回去处理跟原生家庭的纠结,但女人迷的编辑提醒说“对很多人来说,回去处理伤口太痛了,人们情愿把事情先放着”。这驱使我去想若不处理伤口,难道我们就无可作为了吗?不是的!如果我们真的相信很多母亲透过直觉和关系,作为最了解小孩的人,那自愈的希望,就在于这些稳定健康的家庭(stable and healthy families)之中。

当人们试着把目光多放一点在孩子这个新生命中,一再反思:到底他是个怎样的人?到底他感觉怎样?他喜欢甚么?怎样的决定才是适合现在的他(不能只根据年纪判断)?……在这全新的家庭关系中,也许,我们能绕道及间接地处理过去的伤口。而事实上,父亲能做到主被动并重,母亲能直觉地安排一切,这个平凡的家庭故事,已经一点都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