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你的名字吗?我指的不是你的小名、英文名、不是同侪绰号、不是自己取的网路昵称。而是写在身分证上,老师点名会喊的,那个名字。我一直都不太喜欢自己的名字,但原因就像半睡半醒的梦境,模模糊糊的,没想过为什么也不清楚。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之所以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是因为那代表了一部分我不想承认的自己。

你喜欢你的名字吗?

我指的不是你的小名、英文名、不是同侪绰号、不是自己取的网路昵称。而是写在身分证上,老师点名会喊的,那个名字。

我一直都不太喜欢自己的名字,但原因就像半睡半醒的梦境,模模糊糊的,没想过为什么也不清楚。尤其毕业后进了职场,大家都流行用英文名,彼此相处的时间比情人还长,却连对方真实名词都没听过,只晓得他是 Peter Chang、她是 Stacy Hsu,偶尔柜台请我转交信件给同事,我还一脸迷惘地盯着信封问:“郑 XX 是谁?”

职场这么习惯也就罢了,用英文名确实可以避免很多尴尬。“XX 姊”“OO 哥”喊了不知道对方会喜上眉梢,还是脸色一沉,这时正解就是喊英文名──无论对方是三十年资深前辈、顶头大主管、还是刚进来两周的小菜鸟,拿捏不住分寸时,亲切的一声“Lily”、“Kevin”,就堂而皇之地闪避了人情世故。

可是离开职场后,我意识到自己还是不习惯报上本名。新认识的人问起名字,我总是含糊带过,像被警察拦检才不得以递出丑照的身分证,敷衍过后,接着马上用两倍的音量道:“你可以叫我柚子就好。”

某一刻我忽然醒悟,原来我很讨厌我的名字。


图片|《你的名字》剧照

但为什么我讨厌我的名字呢?其实我的本名中规中矩,一点都不难听,为什么要左闪右躲?尝试过在心里复诵了自己的名字几遍,心中顿时有一阵尴尬像灰尘一般扬起,但等尘埃落定之后,我发现心中的答案意外地简单:“我的名字,让我觉得自己很糟。”

推荐阅读:“你才是这世界上,最该去爱自己的人”独立女子的六种快乐方法

小时候的我,并不是一个讨喜的小孩,长得丑又个性别扭,也不那么听话。加上生长在严格的环境,举手投足看在长辈眼里,都是需要纠正的瑕疵,需要教训的缺点,因此我脑中,喊名字的声调从不是温柔软哄、不是爽快赞美、不是轻声安慰,而是高声的,带着威胁性的厉声喊:“XXX!________________”后面的那句是斥责,是考试没考好、讲话没礼貌、东西没收好、或是做了什么让他们不高兴的事,总而言之,听到 XXX,就是“挨骂”,就是“我很差劲”的前导句。

从来不记得有被温柔喊过的人,怎么可能喜欢自己的名字呢?长大以后,许多人跟我一样,潜意识里为了跟“XXX”划清界线,开始有自己的别名:从最简易的英文名、到同侪取的绰号、到网路昵称。一开始闪躲不报本名时,我还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我的名字没有记忆点啊!绰号比较好记。我的名字很难写啊!叫英文比较方便。对,这些确实都是真的,但只有我知道,背后真正的动机是──我讨厌自己的名字。

心灵工作者的疗愈处方:以你的真实名字,呼唤你自己

本来以为,我跟自己名字的拉扯就这样了──尤其开始出书、写文章、公开露脸之后,因为隐私的关系,名字保密本来就是常态,“柚子甜”成了我的另一个更活跃的代号,日常生活中除了看医生叫号,已经很少人喊我的本名了。

直到有一天,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早上我在家里,手上忙着一些不重要的事,情绪却烦躁异常,心里一直对自己斥责:“你怎么做事这么不小心啊?”“丢三落四的,现在都几点了?事情才做一半!”“快点!快点!等一下还要去邮局领挂号,三点要出门,你还在干什么?”我越逼,心里越急,越急又越生气,直到发现自己停不下来的时候,我马上警觉采了刹车,开始在内心跟自己对话。

“好啰!柚子,慢慢来,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不要急。”我这样对自己说,第一时间心里稍微舒缓一点,但隐隐约约还是有点怪怪的,好像那句话不是对我说,是对一个叫“柚子”的人说,但那个人不是我,只是我的网路身分。

推荐阅读:柚子甜专栏|爱自己,就别轻易说“没关系”

我当下灵光一闪,吸一口气,改口对自己说:“XX,不要急,你做得很好,没关系的,休息一下吧!”XX 是我的本名,连姓都拿掉,最直接而亲昵。

那一瞬间,我忽然感到心里某个深处,开始起了明显的化学变化。“柚子”是我成年后才取的昵称,再怎么常用,认同感也不会多强烈;但是当我喊自己“XX”的时候,那却是从小被喊到大的称呼,他跟真正的我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虽然一开始感觉很尴尬,但是潜意识会认为“这才是我”。

喊对名字,真正的自己才收得到。我观察着自己的内心,发现像火一般灼烧的焦虑减轻了,胸口浮起一股异样的安心感,就像有人撒下了冰凉的水一样。接下来一整天,我着手用这个神奇的方法做实验,不断用“名字+鼓励的话”称赞自己。

“XX,你很棒哦!早上这么忙,还能把碗洗好,衣服摺好。”“XX,没关系,包裹等明天再领就好,不要累坏了。”就连发现自己糊涂漏了事,也在骂自己“你是白痴吗”之前赶快改口,带着开玩笑的口气调侃自己“哈哈 XX,你真可爱,竟然做到一半忘记了。”然后轻快地去做完。结果实验一整天下来,发现效果惊人的好──事情都有迅速做完,情绪也很轻松,因为我感觉自己是被支持的力量推着前进,而不是被鞭笞狂奔的马匹。


图片|来源

为什么在鼓励自己之前,先温柔地喊自己本名,效果会这么出奇?仔细想想,原因其实是很心疼的:华人教育下,我们普遍很少被称赞,通常听到“本名”之后都是接着挨骂,都是觉得自己不够好,都是一条一条的伤痕。你看看有多少人长大被喊本名的时候,觉得浑身僵硬而不自在,就知道他记忆里连结了什么。

“名字”是我们从出生以来最深的认同感,却让我们连结到匮乏,连结到没自信与阴影;但正因为它连结的如此深,我们透过名字,浇上最缺的支持与称赞时,就等于在干裂的土地上淋细润的雨,直接舒缓最匮乏的所在,情绪也会随之缓解。

以前我也曾经听过类似的心灵疗愈法,说我们想跟自己对话时,可以唤自己从小被喊到大的绰号或乳名。这个方法也不错,但我认为本名效果更好。原因是,大人在严厉斥责小孩的时候,往往是不会喊乳名的,而是直接喝斥本名。因此相对于“乳名”来说,“本名”的记忆更加刺痛的、黏答答的、黑暗与恐惧,如果要安抚情绪,那么呼唤“本名”开启的通道,会更加直接与有效。

把“疗愈的话语”想成是“药剂”,那么“名字”就是“针”。“名字+疗愈的话语”,能够把药直接注入内在的最核心,精确且吸收快速。

也许你跟我一样,知道很多心灵疗愈技巧,却常常觉得“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没效”;或是“状况很差的时候特别没效”,那么下次你可以试试看,在疗愈的语句之前──“以你的名字,温柔地呼唤你自己”。

越是不喜欢本名的人,疗愈效果越好,因为每个“不喜欢”的背后都有伤口,而那个伤口的印记,并不会因为我们闪避名字而消失;可是却很有可能,因为我们愿意重新呼唤他,浇灌他从没得到的东西,而在最匮乏的地方,注入崭新的力量。

愿你也能重新喜欢自己一次,以呼唤你的名字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