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离婚,你想到什么?那个大家心底隐而不说的评语,就是很多人遭受家暴却不敢离开的原因:“要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对孩子才好啊。”“单亲家庭的孩子都⋯⋯。”结婚这个决定在这个情境中,看来已经是个错误了,现在处于这么混乱的家庭结构里面,没有一个思考判断的衡量标准,你敢不敢再轻易做决定?

文|Sandy 姊姊

身为一个资深的家庭暴力见证者,或许,可以试着说点什么。我是一个受到家庭暴力影响深远的孩子,也曾经因为受到家庭暴力,也因此决定离婚,我的孩子,也受到了家庭暴力的对待。 

家庭暴力会停止吗? 

以我这么资深的经验来看,很遗憾,不会。不管你针对施加暴力的人来处理,如:杀光了所有施加暴力的人、还是把他们通通关起来,还是你针对施加暴力的工具手段来处理,如:销毁所有能施暴的藤条、钢管,所有引起暴力的电玩、电影、书籍⋯⋯等等,都不会让家庭暴力(或者是暴力)停止的。

为什么?

为什么有家庭暴力?

看到很多文章,试着以资产、年龄、性格来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然后去解决那一类型的人。但,依照我这么长期、资深的经验来看,施加暴力的那个人,通常只有一个特征,“情绪压抑”、或者“只有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他们的情绪没有出口,只能闷在心里,他们从小学会,不管喜怒哀乐,表达方式只有一种:生气、用暴力解决,就对了。

是什么样的家庭背景、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在他们这么漫长的人生中,只教会他们做这样的单一行为? 

一样的暴力对待。

推荐阅读:怎么处理冲突、怎么分手?家暴防治,从情感教育开始

他们从小受到一样的对待,没有任何人,包括亲戚、邻居、老师,没有任何人帮忙他们逃离一样的暴力对待,只能用弱小的躯体承受这一切,终于在每一个拳打脚踢底下接受:这个世界没有爱、不值得信任、我不配爱⋯⋯等等。

终于我们一起习得无助,一起屈服。 

为什么不离婚?

想想你听到离婚,你想到什么?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理由,在一般社交场合,你听到离婚,你心里浮起什么评语?那个大家心底隐而不说的评语,就是很多人遭受很可怕的对待,仍然不敢离开的原因。

“要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对孩子才好啊。”

“单亲家庭的孩子都⋯⋯。”

“离婚喔,就是一个破碎的家庭,感觉是一个 loser。”

每一个给建议评语的人,都是亲朋好友,看来都值得信任。每一个评语,说的都是我们未来往后 20-50 年的人生,影响的又是一辈子,结婚这个决定在这个情境中,看来已经是个错误了,现在处于这么混乱的家庭结构里面,没有一个思考判断的衡量标准,你敢不敢再轻易做决定?

不要轻易评断任何做了决定,或者不做决定的人,里面有他自己人生的脉络、婚姻家庭的脉络,纠缠成一个绵密的网络,或许他正在动弹不得。陪伴和支持,往往是松开的第一步。

为什么离婚?

因为看到了那个情绪表达方式,也会日积月累的影响孩子,因为发现再无可调整的空间,因为终于发现自己值得被爱,因为发现离婚之后的代价,或许是自己可以承接的,因为终于忍无可忍。这个中间的过程和理解,大概又是另外一本书的字数。有机会再书写。 

重点是离婚之后,离开了没有暴力的环境,终于可以深呼吸,才发现自己身上的伤痕累累、孩子身上的伤痕累累,身体的伤口很快复原,但心里的伤口却没有。

包括,再也不能信任、恐惧独处、莫名的不安、当周遭有人提起“揍你噢”⋯⋯等等可能玩笑性质的语句,还是没来由的害怕、当有人大声的时候,会没来由的害怕、因为太害怕,可能开始有暴力行为保护自己、无法相信世上的美好和自己有关系⋯⋯等等。

推荐阅读:给家暴阴影的戏剧课:我希望,你和我一起活着

再来是面对现实环境,现在是一个大人要抚养孩子,有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支持?有没有抚育的资源,如父母兄姐可以帮忙照顾孩子,好支持大人去工作赚钱?大人本身的谋生能力、大人本身的工作会不会影响孩子的作息⋯⋯等等。

然后,通常会打官司,然后可能亲朋好友这时候都会出来有各式各样的意见。

然后,通常都是在接受到暴力行为之后,以上的所有事情,会一起排山倒海的出现在那个大人身上,那个自己本身被殴打、看到孩子被殴打、决定要提出离婚的大人身上。他要同时承受自己的心理、身体复原、孩子的、还要想好谋生方式、然后要面对官司的准备,争取自己和孩子的权益。

没有稳定安全的系统支持他,那个大人很容易心力交瘁的。

我们,都准备好支持这样的朋友了吗?

身为旁观者,我们能做的,除了是看到任何不合理的打骂发生的时候,挺身而出。还有一个,其实更重要,就是不要再使用“打骂”的方式,也不要支持、也不鼓励你的朋友们这么做。

我听过很多说法,关于“我也这样被打大的,还不是没事”⋯⋯等等。我想说的是,是的,你没事情,因为你遇到的长辈情绪没有失控、没有很多次,加上你的性格也在那样的环境中,让你可以承受。你很幸运,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害。

可是,当你也支持,也会影响更多这样做的人,每一个被影响的人,真的都会一样控制力道?计算次数?听听那些施暴的人,他们不都说:大家都这样,所以我也这样做。

那个活在无形的“大家”,造成了我们现在的社会风气,又巧妙地让我们都觉得,我们不是那个“大家”。

从每一个“我自己”开始,不让暴力有机会滋长,才是治标治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