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又何妨?这是瑞典人教我的事。拥抱情绪让我活更自然:开心时就笑、不开心时就崩溃。

文|soidid

我记得 H 在厨房大喊:“我、好、累!我真的好累!”的那一刻,我心里想:“天哪,这种表达方式真是不错,我吃这套。”

然后我走过去问他,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做的?

不知道为什么 H 那么崩溃,我却那么平静;不会气 pupu 的说:“你有话不能好好说嘛?”经过一次、两次、三次的体验,我猜想:可能是因为 H 的“崩溃模式”通常是关于自己。

他会说:我好累、我没办法做这么多、我需要休息。而不会说:你为什么都不帮我?你为什么不多做点家事?你为什么可以休息?

我不会有无端被指责的感觉(累为什么不早点说?硬要撑着,然后把气出在我身上是什么意思?),因此不会被他的情绪影响,而可以心平气和的提供我能提供的帮助。

在沟通理论上,H 的表达称为“我讯息”、“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相较于我们容易落入的误区 —— 你讯息、指责对方、分析对错 —— 这样的方式更能促进沟通。H 大概没读过这些理论,却是以这种方式被养大的。

后来我在电视上也看到这样的崩溃模式,我称他们为“最会崩溃的瑞典人”。

Wahlgrens Värld:实境秀中崩溃的瑞典人

Wahlgrens Värld 是瑞典的实境秀电视节目,围绕歌手 Pernilla Wahlgren 一家的生活。

Wahlgren 一家在瑞典很有知名度,算是演艺世家:Pernilla 的父母都是演员,前夫 Emilio Ingrosso 是舞者,两人的三个小孩中,Bianca(部落客、social influencer) 和 Benjamin(歌手,代表瑞典参加 Eurovision 2018) 也很常在萤幕前出现。两人离异后,Pernilla 后来又有另一个小孩 Theo。


Wahlgren 演艺世家。图片|作者提供

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地方是:觉得这家人很真性情,生气的时候就生气、崩溃的时候就崩溃,又不至于到洒狗血或让人觉得很假、故意演戏的地步。例如:最小的 Theo 对运动很感兴趣,同时参加足球和曲棍球的训练。有一天,足球训练之后紧接着就是曲棍球,为了提前换装准备,而无法全程参与足球训练。

妈妈 Pernilla 提醒 Theo ,要带他离开时,Theo 心不甘、情不愿,想到之后其他人可能会玩比赛,而自己将错过,很难过。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Theo 忘了拿手机。于是他们又绕回足球场拿手机;果然,其他人开始玩比赛了。拿了手机回到车上,准备前往曲棍球场时,Theo 正式崩溃了:

“如果曲棍球死掉我就幸福了!(Om hockeyn dog blev jag så lycklig.)”


“如果曲棍球死掉我就幸福了!”截图|Wahlgrens Värld S01A07

而妈妈这时没有大声斥责(别闹了!)、或试图讲理,而是一脸无奈的试着安抚 Theo 的情绪。等到曲棍球练习结束,两个人才坐下来边吃点心边谈谈要不要终止其中一个训练。

或许你会觉得:可是 Theo 是小孩,不一样吧。—— 的确,所以当时我只觉得“如果曲棍球死掉就好了!”的生气方式很可爱。不过看着看着,发现会崩溃的不止 Theo。

之后又有一集,崩溃的换成了 Benjamin。

因为没有干净的衣服,一个人在房间大吼崩溃:“我甚至不能洗澡!或是有干净的衣服!”“难道我要就这样(等洗衣机)五个小时吗?”


“我甚至不能洗澡!或是有干净的衣服!”截图|Wahlgrens Värld S02A13

妈妈 Pernilla 对此也没有一起就崩溃了、或者生气和 Benjamin 吵起来(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话),而是说:“我很同情他,他在自己乱糟糟的房间里恐慌发作(får panik)。”(同时在眼神中透露出:这状况有点好笑啊,哈哈哈。)


“我很同情他,他在自己乱糟糟的房间里恐慌发作”截图|Wahlgrens Värld S02A13

Benjamin 在这个节目中会突然崩溃,但是过一会儿就会自己好起来,并主动跟大家道歉:“抱歉,我刚刚不该那么激动。”

大家在 Benjamin 情绪崩溃的时候,通常是抱持着“给风暴时间,风暴就会过去”的态度。而 Benjamin 也不是一个只会崩溃的任性人,他在台上表演时很专业、对义大利面很有热情也很讲究,是一个有趣的人。

我喜欢这个节目呈现人的多面性,让人感觉真实,而不是只有“完美专业”的那一面。

推荐阅读:放弃你的“完美病”:练习使坏的生活哲学

“ Jag får panik! ”

注意妈妈 Pernilla 的用词“Han får panik.”,直译是“他得到惊慌”,就是:他陷入了惊慌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么暴躁。“får panik”是一个“把情绪暴风雨”归因于自己一时的⋯⋯惊慌状态,而不咎责谁的好用词。

而大家似乎也有一种共识:只要是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候突然陷入惊慌状态,这很正常。

H 有一次要我帮忙调整墙上的架子,在拆掉一边的固定螺旋后,柜子很重、想要放下来,但地板乱七八糟的没有空间。我当下不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他一急,突然提高音量:“你就不能把这里清一下,让我可以放下来吗?”

好心帮忙却被吼,我心里很不开心,但没有马上发作。我清好地面,让他有空间把柜子放下来。

危机解除,是时候表达不满了。柜子一放好我就说:“我不要帮你了,你自己解决剩下的部分吧。好心帮你,结果你对我生气?!我哪知道柜子很重、你需要放下来啊?不能好好说话吗?”

H 解释时也用了这个词:“对不起,我不是要对你生气,也不是故意说话大声,我只是一时惊慌失措(får panik)。”

表达“挫折感”的语汇:指责或崩溃

在我们长大的文化里,表达“负面情绪”是较不被允许的;如果你生气、崩溃,周围的人会认为他们被指责、他们被攻击、他们不被尊重。

有些心理学理论说:我们不表达自己的需求,是因为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真的值得。

或许是吧。但 —— 我觉得另一部分的原因是,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从未真的学习过“表达需求”的语汇,我们只知道“用指责的方式说话”。

而我们之所以“用指责的方式”说话,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感受没有对错重要”,人的感受次于是非对错。集体的潜意识认为“不可能每个人的感受都被照顾到,为了让团体能够运行,总有些是必须牺牲的”,而如何决定依照谁的方式走? —— 理性论辩,看谁是对的。

感觉是我们直接经历的,离我们最近、也比他人的逻辑还要真实;因此在那个当下,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是对的,而必须证明对方是错的。

我们学会用指责的方式操弄权力,最后也真的相信错在对方;两者变成了习惯性的循环,而没有人真的受益。

指责:因为无法坦率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如果情绪有前后台,那“指责”的后台就是“没有表达的需求和感受”。这些需求和感受隐而未现,却在以是非对错包装后,化身成指责的言语出现在前台。


指责:无法坦率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图片|作者提供

看着最会崩溃的瑞典人,一方面觉得这样的场景很好笑,怎么“一点小事就大崩溃,都几岁的人了”;一方面却也开始觉得这样活更自然:开心时就笑、不开心时就崩溃。

—— 我也想要这样崩溃。

小时候觉得“崩溃”代表的是“人没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很丢脸”(imperfect);但现在觉得“崩溃”代表的也可以是“人相信自己可以从崩溃中再起(resilient)”,而因此并不危险。

于是开始练习回头去看别人说的那句“让我感到被攻击的话”有没有可能有其他的意思?练习说出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别人做错了什么。

推荐阅读:谈情绪管理之前,先学会如何善待与尊重情绪

开始练习,在自己因为一点小事崩溃的时候,不急于恢复一个完美的秩序;坦率的崩溃、幽默的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