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与自我共存的,因此管理情绪是重要的生命课题之一,透过正视并拥抱情绪,能够更透彻地了解自己。

文|Lucas

写在情绪管理之前


图片|来源

不难觉察,从网路声量、畅销书榜、流行语汇,都反映了情绪管理是持续被观注,且资讯需求相当大的课题。而不少情绪管理的论述,都出自于谈论职涯、职场与工作方法为主调的媒体笔下,情绪、人际、沟通、职涯、减压等常被混为一谈。但我们会主动去探究情绪管理的时刻,往往想获得的不会是这类讯息。例如:“快速接受事实,把焦点从情绪挪开,转而摆在下一步怎么解决已发生的问题上”是很容易在线上和上述媒体的内容里找到的资讯。这样的方式乍看下似乎没什么问题,在待人接物上确是种“识大体”的体贴。然而在纤细的内在情绪上,往往不是一种适切和足够温柔的对待。

推荐阅读:高 EQ 的养成之路:你听过“情绪清单”吗?

以大部分人的切身的经验来说,安慰他人时的不知所云常是一例。面对他人的情绪时,旁观者清的冷静,反导致我们无法同理倾诉者的需求。急于找到、解决问题,容易因不明所以,把问题归咎于当事人的无理取闹。我们常忽略了,情绪就像只养在内心的小兽,是需要被满足和照顾的存在。理性常常是赶不上感性的,就像我们会因朦胧的好/噩梦,影响清醒后的情绪一般。请先温缓的停下情绪,再让理性和是非对错跟上来吧。

情绪本身是中性的,有问题的通常是你看待它的方式


图片|来源

当我们谈及情绪、陪伴和倾听时,温柔以待是必要的前提,而钻牛角尖则大可不必。不少论述强调事出有因的必然,惟有找到最初的症结,方能彻底解决情绪问题。循察源头确实是一项积极解方,在过程中你会渐渐觉察到,原来非常多的情绪都源自于生理反应。能分辨情绪的源头是来自基因,还是真的来自于自己,会很大程度的助于情绪管理。然而,总有些情绪是几乎找不着因循的。因此学习与无从解套的情绪共处,坦诚接纳它存在的必然是同等重要的。像近视和眼镜之于你的关系一样。我们都未必纯然健康,但仍能舒坦的生活,不是吗?

同样的,很多人不能正视情绪跟生理状况一样,都是起伏频繁的状态、都有时期上的变化、莫名的触发机制。而好比我们会感冒、过敏,且有多种病征和病因一样,生心理的健康与否,都是生命中必然途经的常态,有的顶多是程度上的差异。所谓病态,也不过就是“生病的状态”。我们能对大部分的生理疾病处之泰然,对有心理病征的人却常怀格外的恐惧。他们确是少数,但并不是异端。我们看待患有忧郁、躁郁等情绪官能症患者的眼光、心态、方式,有时可能比疾病本身更不健康。如果你曾阅读过情绪官能症者的陪伴守则,你会发现它不论在心态或执行上,都远比市面上的励志书籍、不明组织团体开设的减压课程,或意义不明的情绪管理心法来得实际、体贴且纯净多了。

情绪不仅如此,承前之余的启后


图片|来源

情绪是生命经验的一环,除了消化和淡忘外,也能成为创作脉络的一部分,例如你能从往昔的日记里感受到当时的情绪,那些字里行间,便是你创作出的客体。对于情绪,我们都该有更多的想像。你看待情绪的方式,决定了它和自己的样子。我们一生都在和自己相处,却未必是最瞭解自己的人。透过耐心、坦诚的接纳情绪,我们都能藉此认识和成为更完整的自己。也请记得,不论谁的情绪,都值得被温柔善待。善良之所以可贵,是在于它的难能。这不也反应了,情绪管理是多有价值的一门生命课题。

推荐阅读:拥抱情绪的价值!哈佛心理学家苏珊・戴维:生命因脆弱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