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杂的声音里找到自己的看法,经常需要具备更多的批判思考能力,但我们该如何在进行“批判思维”时,不落入单纯“批判”的逻辑陷阱?

公号 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泛心理学。

最近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粉丝留言:“KY 你好,我是一个挺拿不定主意的人。不管是买东西,还是想了解什么信息,我都会在网上查很多资料。但我发现,现在互联网、新媒体上各种声音太多,亦真亦假,看得越多我似乎也越迷糊了。我想知道,我该怎样在面对这么多不同的信息时保持清醒,作出理智的判断呢? ”

的确,正如这位粉丝所担忧的,在现下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一种能力尤为重要,那就是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一个有批判思考能力的人,才是思想上独立的人,才能够找到自己的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今天我们藉着两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经典书籍——《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学会提问)》(Browne & Keeley, 2007)和《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Moore & Parker, 2011),来聊聊如何获得这种能力。


图片|来源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美国专门教授和研究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学者 Brooke Noel Moore 和Richard Parker将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定义为一种谨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批判”在中文语境中虽然带有批评、判断对错的意思,但实际上批判思维更多指的是保持思考的自主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不被动地全盘接受,而不是刻意带着偏见去驳斥一个观点。同时,Moore 和 Parker 指出,批判性思维也是一项能够被习得并且通过训练和运用提高的能力。

常见的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海绵式思维(sponge approach)和淘金式思维(panning-for-gold approach)。

顾名思义,海绵式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像吸水的海绵一样被动的、几乎无差别的吸收来自外部的信息。这种方式可以帮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也不需要繁琐的思考过程。但相对的,它的弊端在于无法对繁杂的信息作出评判和取舍。如果始终依赖这种思维方式,人们会对自己新获得的所有信息都深信不疑。而与之相对的淘金式思维,就是一种主动地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过程中与其产生互动,并像淘金者一般在谨慎思考与分析后过滤掉“泥沙”,留下智慧的“金子”。(Browne & Keeley, 2007)

在批判性思维者身上,这两种思维方式常常是并存的,因为即使是“淘金”,也需要盘里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量或知识储备才行,而海绵式思维的确是一个可以在前期收集大量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如果你想习得批判性思维,你首先还是需要大量吸取知识和信息,作为你的基础,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得辨识好坏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捷径。

我们在什么时候最需要批判性思维?

生活中大部分的结论,其实是无法从逻辑上完全精确地证实或证伪的。因此,我们就只能通过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来判断一个结论的可信赖程度。此时,能够帮助我们分析、评价相关证据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推荐阅读:【蔡瑞珊专栏】东京森冈书店教我的事:让书店成为思想载体

以下是 6 种人们经常在生活中用来佐证自己观点的证据,但它们都有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Browne & Keeley, 2007):

1. 直觉

这种论据依靠人们的“常识”,或者所谓的“第六感”。如果一个人在论证其观点时只说“因为这是常识”、“我就是知道”,却无法阐明论证的过程,那他所用的证据就是自己的直觉。

直觉作为证据不一定就是错的,因为这种 gut feeling 也许是来自于前期的知识积累,只是持论者本人忘了它的来源。但,直觉不能作为可靠论据的原因就在于它太过私密,除了本人以外无从考证这种“直觉”从何而来,也因此也无法比较两个截然不同的“直觉”。

2. 个人经历

有一些持论者常常用“我的某某同学⋯⋯”、“我的某某亲戚⋯⋯”、“我认识的一个人⋯⋯”为证据支撑自己的断言。比如:“我之前认识的一个留学回来的人,就是花钱混日子的,什么都不会。所以留学生都是这样,出去‘镀金’,其实肚子里什么也没有。”如这个例子所示,将个人经历作为论据的最大问题就是以偏概全,因为群体中的极小部分人,甚至某一个人的经历并不能够被当作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事实。

3. 典型案例(case example)

和个人经历类似,以典例作为证据的论证也是基于几个或一个人的经历。但不同的是,典型案例往往被刻意塑造得更加生动、细致,更具有煽动情绪和引起共鸣的效果。比如,一篇目的是推崇安乐死合法化的文章,开头可能就会绘声绘色地讲一个重病的老人是如何在病魔折磨中痛苦地死去。此时,读者被牵动起来的情感让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很难再理智分析这个案例作为一个证据的价值,也不再寻找其他相关的研究证据。

4. 当事人证言(personal testimonials)

像是书封,影评,食评这样以“当事人”的经历作为论据说服别人的情况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但,作为个人经历的一种,当事人证言同样不具有代表性。甚至,它往往是充满选择性的。因为不难想像,那些想要说服别人买书、消费,或者去某地观光的人,必然会严加挑选他们要用的证人和证词。

5. 专家意见

许多提出断言的人也会引用专家的观点来为自己辩护。在人们看来,专家一定是在某个领域有一定建树,并对那个特定领域的话题拥有一些发言权的。因此,有专家为其“正名”的断言似乎也更能让人深信不疑。可是,关于专家意见,也有几个常常被忽略的事实。

首先,专家也是会犯错的。即使是该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他的话也并非等同于真理。其次,人们往往被“专家”这个名号所迷惑,而没有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这个专家所谈论的是他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吗?他在这个具体的课题上有什么研究成果呢?比如,在为一个关于儿童成长发展的断言中,一个社会心理学家的意见可能就不如一个发展心理学家的意见更有说服力。

推荐阅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爱上阅读的五个好理由

甚至,一些粗糙的广告或谣言常常要嘛就根本不提及这个专家究竟是谁,只是空口无凭地引用“据专家称⋯⋯”,要嘛就找一个和自己论证的主题所在领域毫不相干的专家来“证明”。

6.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作为一种证据的类型,在对应的科学研究进行得比较理想、规范的情况下,的确能够作为一种可靠的论据。不过即便是有研究结果作为支撑的断言,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审核。因为研究的质量可能会参差不齐,不同的研究结论也有相互矛盾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研究结果通常并无法证明结论,只能为结论的成立提供支持。

你有没有陷入过这五种逻辑陷阱?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在面对各种繁杂的信息和观点时真的就是一味地全盘接受、囫囵吞枣。但是,多数人又似乎没能做到有逻辑地、理智地思考并作出判断。其实,这是由于我们在思考时常常陷入一些自己都意识不到的逻辑误区:

1. 这个现象有替代解释吗?

在被告知了一个现象,或者得知一句断言之后,只要不是完全不经思考就把它当作事实,我们就会想寻找原因——为什么是你说这样呢?而此时持论者只要能够提供一个看起来能够说通,或者貌似十分合理的解释,我们就会欣然接受,甚至深信不疑。

比如,一个朋友在你感冒时向你推荐一款感冒药,他的理由是:“上次我感冒特别严重,吃了它就好转了。”他的话听起来没毛病,似乎的确是吃了这个药让他的感冒好转了。但其实,像类似普通感冒这样的疾病,在最严重的阶段之后,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会稍微好转,至少会回到病情的“平均水平”。这在统计学上被称作“趋均数回归”(regression to the mean)。虽然不排除这位朋友的好转真的是归功于药效的可能性,但后面这种情况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解释。

其实,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就连在科学研究里,一个结果也往往会有除了中心结论以外的至少另一种替代解释(alternative explanation)。通常情况下,替代解释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更加深度的思考和分析。而有时,也或许是因为断言者已经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好地自圆其说的解释,人们就不会想到,或者放弃问自己一句——这个现像还有别的可能的解释吗?

2. 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

“专家说,多吃燕窝让人皮肤更好”,“专家证明,学心理学的人更聪明” (咦?),“专家说⋯⋯”诸如此类的断言,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但,这里面可能包含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那就是把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混淆了。通常,如果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燕窝和皮肤好坏,那么可能需要在一群人中挑出一组吃燕窝的和不吃燕窝的,然后对他们的皮肤质量进行一个评估。如果吃燕窝组平均皮肤质量高于不吃燕窝组,那么可以总结:燕窝和皮肤好坏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但,我们能够因此总结因为吃燕窝,所以皮肤好吗?答案是不能。因为,这两组人之间除了吃不吃燕窝这一变量有差异,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变量上的差异,这些变量可能与吃燕窝相关。比如,爱吃燕窝的人也许本来就更爱美,更注重皮肤的保养,于是他们也会做很多其他事情来保养皮肤,比如吃水果、护肤、早睡早起等等。那么,可能是这些他们其他的某一个共同点让他们皮肤比另一组人好,也可能是这些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而想要证明因果关系,就必须排除掉所有的隐含变量。

有很多我们可能意想不到的事之间都存在着相关关系,比如,全球气候变暖与海盗减少。但是,你会说全球变暖是因为海盗变少了吗?

3. 其他常见的思考谬误

a. 诉诸人身谬误(ad hominem fallacy)——因为一个人的个人品质、兴趣爱好或者过往经历而攻击他的观点。比如,“那个科学家被证实过曾经虐待动物,所以他说的肯定是假的。”但其实,持论者的个人品质与其论证的质量并无关系。

b. 因人纳言谬误(positive ad hominem fallacy)——对一个人或某个组织的积极评价直接转移到对他观点和论证的评价上。比如:“他这么好,他说得肯定都是对的。”

c. 诉诸公众谬误(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共识”,“大多数人”这样的字眼也常常出现在断言和论证中。但其实,认为多数人支持或者相信的观点就是正确的,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假设。这就像一个谣言可以被广泛传播,并让大多数人都信以为真,但并不代表它就是真的。


图|作者提供

那么,该如何训练自己成为更理智的思考者呢?

首先,Browne 和 Keeley 提出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学会提问。

当人们只是被动接受观点时,很容易就会被持论者的思路所影响,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此时,作为读者和听众,最好的保持专注和理智的方法就是不断对内容提出批判性的问题——为什么作者下了这个定论?有什么证据支撑吗?证据来源是什么?证据本身可靠吗?

除了不断提问之外,还需要学着质疑“想当然”的假设(assumption)。我们基于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既定“事实”大都不会费力气思考,也鲜少存疑。比如,晚上应该睡够 8 小时,女生比男生更多愁善感,一天要喝 X 升水⋯⋯但这些想当然被当作事实已久的假设,并不一定是真的。从这些“想当然”已久的假设开始申思,能帮助我们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理性思考的习惯。

推荐阅读:跳脱人生制约的勇气:为自己负责,才能真正自由

此外,在练习理性思考之前,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目前思维逻辑上的误区和偏见。很多时候,我们在打开一篇文章以前就已经带着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偏见了,我们甚至还会带着偏见去寻找断言。

比如,一个人有着迫切的想要减肥的愿望,他看上了一款瘦身食谱,于是在网上开始搜罗关于这个食谱的反馈和意见。如果这个人心里已经对这个食谱抱有很高的期待,跃跃欲试,那么他可能在查资料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地,更关注那些正面的信息或观点,而刻意忽略、或是更挑剔地看待那些负面的观点。而为了帮助自己避免在做决策时被这样的偏见和误区影响,并理智地分析现有的信息和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先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有认知偏差的存在。

今天的文章看起来不难,但在实际生活中,去应用和思考是很难的,希望未来你在听到他人或自己论证某些问题时,能够跳脱出来想一想,有没有出现逻辑上的陷阱?希望你能不被任何“权威”或者“主流”的声音裹挟,永远自己判断,因为只有你能对你的生活负责,也只有你为你的生活承担后果。

要记得,没有人值得你交付出自我判断的权利。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