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记得昨天晚上关上电视机或电脑之前,最后一个画面是什么吗?

上次和姊妹朋友一起庆生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人参加呢?

最近是不是常常忘记把东西放在哪里?

走到家里或公司一个地方,却忘了要拿什么做什么?

开始在意许多以前不会在意的事情,而以往耿耿于怀很久的事情,现在似乎好像也变得想不太起来了?

 

许多倡导人生道理的书籍,教导我们应该把每一天当作是人生的最后一天来活;也有人提醒我们,今天是你剩下有限生命中的第一天[1];但无论如何,我们总是伴随着逐渐衰退的记忆,一点一滴地迈向死亡。

 

 

阻止老化的吊诡现象

 

女孩们自从学会照镜子之后,就在阻止自己的年华老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工作的繁忙、却发现皱纹一步步爬上脸颊的速度,竟是那么地快而不可逆。

 

于是只好用更多的努力工作换取更多的保养化妆品,可是更多的保养化妆品又要燃烧你残余的新鲜肝脏才能持续地供给。

 

于是只好继续谈着恋爱继续为着喜欢的人落泪悲哀,原先以为谈场恋爱或让自己年轻十岁,最终却发现恋爱副属的伤痛心碎,正以同样的强度斑驳自己的容颜。

 

于是,很多书教导妳要爱自己多一些些,纵使你发现那是你本来就应该会的,却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开始爱自己--除了持续地买化妆保养品、约贵妇下午茶找朋友谈心、吃些巧克力兴奋自己的血清之外--并持续捏着自己腹部的肥肉,节食到罪恶感消失以后,再重复同样的回圈。

 

然后当妳再度伤心难过的时候,再度自我崩溃的时候,就又再度禁不起食物或美妆的诱惑,想藉由消费满足自己瞬间丧失的安全感[2]。

 

然后妳还是继续操劳奴役于所爱的浑球与美妆的欲求、继续以自己的青春当祭品、为得只是换得更美更久的青春--这不是很矛盾吗?

 

但是不论妳多么不情愿,“时间”不会为任何事情停留。相反地,它会继续牵着妳的手带妳跨越女性吸引力的最高点:二十九岁[3]。人常常说时间可以弭平一切伤痛,却也忽略了让它疗伤所费不赀,帐单是妳的青春。

 

 

从今天起,优雅地老化

 

既然老化的趋势锐不可档,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带妳走出这种回圈,并让自己老化得优雅?

 

最近读了几本书,发现轻龄抗老养颜美容一次完成的好方法就是:

带本书或朋友,一起去旅行。

 

最有效的方法总是最容易被忽略或遗忘。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方法有用呢?我们分成两个面向来阐述这样的可能。

 

在瘦身方面,我们身体对葡萄糖的控制与代谢,主要是操控在运动上的。也就是说,相较于妳吃了什么茶花锭、纤体素、排空机来说,一周跑了多少步或做了多少运动,其实影响你的体重与腰围更多--因为饮食控制是很复杂的事情,每多吃一样东西就会让体内的化学与吸收反应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吃低糖或无糖的食物,有时候也于事无补[4]。

 

在记忆方面,过去研究发现虽然老化是不可逆的过程,可是我们的确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减缓老化的速率,让我们有效地记忆起更多事情[4, 5]。

 

  1. 每周至少运动一次的人,比起不运动的人在认知上有更好的表现
  2. 念比较多书的人比起不爱念书的人在心智敏捷上好三到五倍
  3. 从事较多社交活动的人(如陪伴朋友或当义工),比宅男腐女们更能维系自己的认知活动功能,多达24%。

 

 

 

抗老出奇蛋

 

发现了吗?一趟深度的旅行,能够让你三个愿望,一次满足。

 

“可是我没有时间!”报告堆积如山还在逛网页脸书的妳说。

“最近手头比较紧。”总是当月光仙子却还是偶尔吃大餐的妳说。

“要准备好多东西喔,我很懒。”明明每天需要花30分钟在镜子前面试衣服、每周筛选化妆包内容物的妳说。

“约人好麻烦。没有人陪我去,我一个人会孤单。”刚走出、或还走不出情伤,却忘记自己曾经能一个人好好地开坏地笑的妳说。

 

其实这趟小旅行很简单,只要不长的时间、甚至不需花钱、一个人徒步也可以完成。关于旅行的种种蹉跎等待与举棋不定,都可以省略不管。

 

它可以是你家附近的小公园快走几圈、可以是在擎天岗擎着一本或两本书边走边停边躺边读、可以是搭捷运到淡水,看完夕阳再回来、也可以是挽着好姊妹的手什么都不必说,从马路的一端压到另外一端、压到腿酸腿软,然后在投宿的房间里倚着抱枕,花半个小时吊脚谈天到天亮睡着的那种自在欢快、更可以是什么都不做,倚在日月潭或大湖公园的河岸,细数自己的呼吸与身边的空气交替、陪自己的小侄子侄女一起踏青、担任社区的一日义工,关怀独居老人等等。

 

 

小旅行的五个关键

 

没有人可以阻止妳给心情一段旅游,除非是妳为自己设下许多不愿改变的藉口。只要妳在这趟旅程中,能做到下面几点,这段旅程就会协助抵挡老化的侵袭,让妳的记忆与身体衰退得慢一些。

 

 

  1. 多喝水,慢慢走路。这是《1Q84》里面教的好方法[6]。当然,妳要多走路,慢慢喝水也可以。重点在于,如果时间不太紧又是可以用脚走到的地方,就尽量别依靠交通工具吧!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先前提到的,给身体多一点机会运动与代谢,二是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体会体内分子的流动、心境的转换、景物的推移等等。
     

  2. 不要急着拿相机。虽然没有相机,总是会有很多遗憾的画面没有捕捉,可是什么都透过镜头焦虑地担心错过,妳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失去和自己独处的机会、失去和朋友交心的瞬间、失去好不容易可以让心灵平静下来的可能。虽然“拥有”的感觉很棒很快乐、快乐也很伟大,但宁静安适的感觉更伟大。
     

  3. 带一本知识性或思考性的读物。尽管看着手机网页能给你更多最新最快最多的资讯,但同样会让妳原先就已经耗弱的神经更加紧绷。妳会变得无法好好专注地看完一段或一张冗长的文字。可是大脑的锻炼是要靠长时间的阅读与教育累积下来的。不论是一本科普书或是一本有深度的文学着,都能带领你到不同的境界与体悟,改变你大脑里葡萄糖的浓度。
     

  4. 可以大家一起去,或找个人陪。前面提到与他人建立连结会使我们老得比较慢,许多人也发现与所爱的人一起旅行能看到彼此更多不同的面向、耗费更多心力做彼此的磨合[7]。和别人一起去玩,比起自己去对大脑与身体的锻练来得更多。不过,在与伴侣一起出去之前,可能还是得参考这里的建议,避免一起幸福地出去,却分开旅行,甚至“回不来”。
     

  5. 不过,也可以自己去,尤其是可以远离尘嚣看到花草树木的地方[8]。内观与禅学的研究同时发现,感受自己身心的流动状态(Awareness)是通往幸福的入口钥匙[9]。独自旅行,闭上眼睛感觉风在身边拂过的触感、轻嗅山茶在早春绽放的芬芳、留心鞋垫和脚地板碰触的力道等等,旅行中的孤独与自然体验,都是一个好的时间点,让妳用最“入世”的方法达成对自我的觉察、让身心灵感觉到更多宽阔与启发(wilderness experience and spiritual inspiration)[10, 11]。

 

 

一直很喜欢Moser Friedhelm在《写给非哲学家的21封信》里面的一句话:
 

 

“旅行最主要的重心并不在地点的移动,而是意识的改变...若是人们闭上眼睛走路,即使是通往火车站的熟悉道路,也会成为一段冒险之旅。旅行是一种对“陌生”的体验与自我的体验,或者更精确地说,经由对陌生的体验,而得到对自我的体验。”[12]

 

每个月给自己一小段时间看看走走,让身心灵越走越年轻;

踮起脚尖如果寻不着爱,何不索性开启一段小旅行,把脚步迈开,或许就能看见属于自己,前所未见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Baudrillard, J., et al., 冷记忆. 2009, 南京市: 南京大学出版社.

2. Perilloux, C. and D.M. Buss, Breaking up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osts Experienced and Coping Strategies Deploye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08. 6(1): p. 164-181.

3. 张荣富 and 唐玉蝉, 逐岁分析男女年龄对择偶年龄偏好的影响. 淡江人文社会学刊, 2009. 40: p. 115-143.

 

4. 米丽安.波林, 费. and 费. 波林, 心智拼图 从神经造影看大脑的成长、学习与改变. 生命科学馆. 2010, 台北市: 远流.

5. Neurology, A.A.o. Staying Sharp: New Study Uncovers How People Maintain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 Age.  2009, June 8; Available from: http://www.sciencedaily.com /releases/2009/06/090608162424.htm.

6. 村上春树, 1Q84. Vol. Book2. 2009, 台北市: 时报文化.

7. Julie. Why You Should Travel with Your Partner Before Saying “I Do”.  2008 September 5 [cited 2012 Aprial]; 8]. Available from: http://collazoprojects.com/2008/09/05/why-you-should-travel-with-your-partner-before-saying-%E2%80%9Ci-do%E2%80%9D/.

8. Pretty, J., et al.,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utcomes of green exerc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2005. 15(5): p. 319-337.

9. Hölzel, B.K., et al., How Doe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ork? Proposing Mechanisms of Action From a Conceptual and Neural Perspectiv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6(6): p. 537-559.

10. Fredrickson, L.M. and D.H. Anderson,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wilderness experience as a source of spiritual inspir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99. 19(1): p. 21-39.

11. Park, J.J., et al., The natural outdoors and health: Assessing the value and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secondary public data sets in the UK to current and future knowledge. Health & Place, 2011. 17(1): p. 269-279.

12. Moser, F., 写给非哲学家的21封信. 智慧田. 2005, 台北市: 知己总经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