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待我们的方式,深刻地影响我们之后爱人的方式和能力,唯有在关系中保持知觉、用更平静温柔的去面对,才不会又再次落入恶性关系的循环,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人生。让我们从心理师的角度,看失去关爱的家庭如何影响女孩对于关系的追求和维护。

文/陈鸿彬心理师

第一次家访时,我扑了个空。

迎接我的,是孩子的阿嬷,用一口道地的台语直对我说:“老师啊,‘歹势’啦!我不知道你今天要来,伊拢呒跟我说,可能连伊自己都忘记了!”

奶奶护孙,深怕这个自小孤苦无依的小孙女会受到责罚,我自是可以理解,所以我也没有说破。
事实上,我与孩子有事先约定好时间。

“阿嬷,妳要跟妳孙女说:下一次我来的时候,她一定要在喔!要不然我必须向法院的保护官回报,到时候连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帮忙了。”临离开前,我故意这样跟阿嬷说;即使我知道:年近八十的奶奶,也无力管教。

生而不教不养的父母

十五岁的她,自幼就与奶奶相依为命。父亲在她年幼的时候就锒铛入狱,没多久,母亲也不知去向,只有偶尔会接到她寄回来,写着女儿名字的现金袋。

“我以后一定要告她恶意遗弃!”她总是气愤地对旁人如此说,包括在我面前,也不例外。然而,奶奶私下偷偷告诉我:每次只要收到妈妈寄来的现金袋,她嘴里虽然仍忍不住一边飙骂,却又一边小心翼翼、默默地把信封袋摺好,收藏在书桌的小抽屉里。

听到这边,我的心不自觉揪了一下。

对这孩子来说,信封上妈妈亲笔手写的女儿名字,彷佛成了她们母女俩之间,仅存的连结与依附。即便这个连结是如此的薄弱。随着信任感与日俱增,有一天她说到气愤处,主动打开了那个小抽屉,拿出一整叠的信封袋用力甩在书桌上。

“她以为三不五时寄个钱来,就可以交差了事,我就会认她这个妈妈?你等着看好了,就算有一天她出现在我面前,我也不会开口叫她一声妈!”她涨红着脸,难掩激动地说。

“那妳为何还想把这些信封袋留下来?”

仗恃着这股信任,我决定冒点风险:“我相信妳是真的没把这些钱看在眼里。因为这些钱,都没信封袋上的这些字来得重要。”

她依然涨红着脸,只是不再答得出话来。

为“爱”牺牲无止境,只因不愿再度匮乏

最令人感到不舍的,是“爱”的匮乏,让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她因为协助诈骗集团至提款机取款,成了现行犯。然而,少年调查官发现:她虽自承第一次参与犯案,但陈述供词时,似乎意图保护特定人。以他们的经验研判,应该是替长期担任诈骗集团“车手”的男友扛罪;在晓以大义,耗费一番手脚后,她才愿意松口。
国二时,认识了大她十多岁的男友,开始出现“夜不归营”的状况。对一个从小缺乏爱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感受到“被捧在手心上”是什么感觉,所以义无反顾的奋力去爱。

像是飞蛾扑火般,误以为是生命的亮光,直往火里去。因此,无论男友要她做什么,她都尽量满足,唯恐失去这份爱,或再次经历“被遗弃”的历程;终致引发此次的“车手”事件。

高龄多病的奶奶,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教养上显得更加力不从心。街坊邻居建议阿嬷可以请学校辅导老师帮忙,无奈孙女到校的情况极不理想,连老师也莫可奈何,使不上力。

“对这孩子的生命来说,此次的事件,是危机,或许也是转机。”我对保护官如是说。

“的确,虽然付出的代价是高了点,但总是个让社政资源介入的好机会。”她点点头,回应我。

心理师暖心分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依附对象,其重要性难以被取代,尤其是“血缘所从出”的亲密感,即使亲如祖父母,也无法完全替代。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父母的缺位、家庭结构的崩坏,不仅仅是“没有人照顾”而已,学习“爱”与“被爱”的机会也被剥夺。
在与父母的关系里,孩子有两个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

一、经验“被爱”,确认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我们从与父母的关系里,初次体验“被爱”的感觉,并在爱里尝试发展自我,发展与他人建立关系、爱他人的能力。
而父母透过一次次对孩子行为的回应,帮助孩子勾勒出自我的形象,知觉“我是谁?”“我是个怎么样的人?”“我值不值得被爱?”……等,并形成自我价值感的发展基石。

二、学习回应“爱”,长出爱人的能力

在感受到父母给予的爱以后,孩子也会开始试图回应父母的爱,再依父母的反应,修正爱人的方式。

有时候,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用具破坏性的方式表达,以为那就是爱,此时父母的回应方式与内容可以帮助孩子检核“表达的方式是否适当?”

例如:当幼儿因为某种原因(例如“玩得太兴奋”或“生气”)出手打人,父母认真且正色地告知孩子这行为会伤害到爱他的人,同时在孩子改正行为之后给予安抚与肯定,孩子将学会“我不能伤害爱我的人”,以及“即使我犯错了,只要愿意改正,我仍会得到父母的爱”,让孩子毋须因为担心失去父母的爱而不敢犯错,或是耗费过多心力讨好父母。

父母的爱,象征一种“稳定的存在”,犹如一个容器,让孩子得以被涵容,安心地在其中投射自己的模样,经过长时间酝酿并长出能力。

而自幼父母即不在身边的孩子,由于未曾有机会好好“被爱”,又怎会有能力“爱人”?于是,“我是不是不值得被爱,否则父母为什么丢下我不管?”这样的信念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并且时刻焦虑于“避免反覆经验这种感觉”,而发展出“不惜一切代价讨爱,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或是“避免投入关系,不让别人有抛弃我的机会”两种极端的关系型态。

令人心疼的是: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型态,那颗“曾经深深匮乏而渴求爱与关注”的心,犹如无底深渊,不管往里面投入多少关系、多少爱,彷佛都难以填补。

疗心练习与叮咛

被父母遗弃的失落创伤,透过否认、逃避等心理机转,容易被压抑到潜意识里而不自觉;然而,这些感受与记忆如此真实且不容否认,深刻影响我们与重要他人间的依附关系,并且不断在关系中追寻与验证生命脚本。

在疗愈的路程上,首要完成的心理任务是“觉察并承认失落创痛的存在”,使它们从“潜意识层次”提升到“意识层次”,并洞察其如何运作,如何影响自己。

第二个心理任务,是为“爱的匮乏”设定停损点,建立底线,并拿回“给予爱”的主导权。

透过疗愈书写,完成上述两个心理任务:

一、无爱童年的告白:回到自己“初次知觉到父母亲不在身边”的年纪,写下自己当时的感受。

二、青春期的回顾:将时间挪移至十五岁,回顾童年至十五岁的自己如何长大。

三、成年前期的亲密关系经验开展:在这段岁月里,曾伴随着哪些亲密关系经验?它们如何受到“自己与父母间依附关系”的影响?

四、取回“给予爱”的主导权:定睛于现在(象征“已长大、有能力”)的自己身上,列出三至五种你愿意,且渴望爱自己的方式,每周挑选一至两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