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八日,在BMJ Open上出现一篇强调服用安眠药造成早死率(premature death)高达四倍、罹癌率增加、甚至一年吃不到18颗安眠药死亡率也增加3.6倍、美国一年死因跟安眠药有关的人可能多达50万人的耸动研究。外国媒体纷纷报导,台湾媒体一日内跟进,“1月2次 安眠药 害人罹癌早死”(中时)、“月吃2次安眠药 英研究:罹癌早死”(TVBS)、“安眠药当心用 增加早死风险提高罹癌率”(苹果)的标题,在各大报、新闻台、网路新闻不断出现,让病人与家属陷入极度恐慌。

 

 

◎ 这是一篇被“英国医学杂志”退稿的研究

 

BMJ是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缩写,通称“英国医学杂志”,旗下有好几份知名期刊。但BMJ Open跟这些期刊完全不同。这篇安眠药研究,事实上是被BMJ退稿后,作者选择付给BMJ 1200元英镑(约台币58,000元)工本费,让论文能出现在BMJ Open。BMJ Open 内容包括被BMJ旗下期刊退稿的研究、厂商资助不便在正式期刊发表的专案,以及一些尚未成熟、但先想跟学术圈分享的研究成果。

 

BMJ Open没有学术积分。台大博士生将论文发表在BMJ Open会无法毕业,长庚医院医师投稿在BMJ Open会无法升等。发表在这边的研究会有值得注意的观点,但可能有无法改善的重大瑕疵。

 

一个审稿标准颇低的付费退稿园地,一篇从医疗资料库做档案分析、有瑕疵的论文,竟然让台湾媒体拿来做出“1月2次 安眠药 害人罹癌早死”的标题。台湾媒体把事关人命的医疗资讯,用“标题杀人法”来炒作。

 

 

◎ 国外媒体,不流行标题杀人

 

国外像样的媒体,没有标题杀人。Time: Study: Sleeping Pills Linked with Early Death。CNN: Study shows risk with sleeping pills; conclusion criticized。BBC: Sleeping pills ‘linked to increased death risk’。他们强调的是“相关”,而不是“致死”,也不爱讲耸动的倍数。

 

Time用很大篇幅讨论研究限制,认为没有证明因果关系,无法说是安眠药致人于死(也就是,可能是因为有某些疾病的人不舒服睡不着吃安眠药,这些人原本就容易早死)。BBC在第二段就提到研究里的“绝对风险”(absolute risk)很低,第三段提到还无法证实有造成危害,第四段说明病患毋须惊慌,不用停药,若有担忧先跟医师讨论。英国卫报用很大空间说明安眠药的副作用,但也提到有研究限制,无法证明跟死亡率增加有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世代研究”(cohort study)。

 

事实上,台湾媒体拿来大作文章的致死率,正是这篇研究的弱点。就如波士顿全球报的评论指出,一年吃18颗安眠药,早死率增加3.6倍,这背离常识,很可能是研究的样本选择出问题。BMJ的审稿者指出,这份医疗资料库里的个案多数贫穷,只有三分之一买得起医疗险,这可能是选样偏误(selection bias)的来源,让研究数据无法外推到一般社会大众。普遍的批评是,这篇研究无法详述死亡原因、癌症种类、是否有精神疾患,资料不齐全,却过度推论。

 

 

◎ 台湾媒体见猎心喜,没有存疑与深究

 

一位钻研研究方法的心理学家在BMJ Open批评说:“这篇研究提供很棒的头条标题,贩卖媒体空间,却没有好好解释研究内容”。但这种研究,正好对上台湾媒体的胃口,适合新闻台的跑马灯。

 

就算只看研究最后的结论跟讨论,有正常思考能力的人都会觉得有问题。联合报写说:“依据粗略估算,2010年单在美国,安眠药可能与32万人至50万7000人的非正常死亡有关联。”这是原作者从“回溯追踪两年半死亡率6.1%”,减掉对照组死亡率估算出来的。如果这数字属实,就代表我的诊所一年内若有3000人服用安眠药,三年内可能有一百多人因此死亡?

 

任何大脑还会动的研究生看到这数据,都会慎重考虑,作者过度推论,以及研究样本、研究方法有问题。从一般生活经验,都可以察觉这说法不符事实,因为我们身边吃安眠药的亲友,并没有大批出现英年早逝的现象。会做这样的推论,这位研究者的心态可议,可能就如那位心理学家说的,是为了迎合大众媒体,哗众取宠。

 

这篇研究还是有“创新”,如做出“安眠药剂量与早死率成正相关”的结果。但研究瑕疵太多,所以无法被正式期刊接受。国外媒体也很爱这议题,但处理时谨守分寸。台湾媒体大脑里想的,大概只有“这话题民众爱看,可以提高收视率!”于是变本加厉,吓死人不偿命。

 

 

◎ 这一个个人命,可曾存在你的心里?

 

这两天来,各地诊间(不只精神科),许多病人焦急地询问新闻报导是不是真的。家属、朋友的“劝不服药部队”出动,恐吓病人不可以再服药。病人不会去区分哪颗是安眠药、哪颗不是,一旦集体恐慌出现,病人会放弃服用所有药物。而这竟然是因为一篇被BMJ拒绝的研究,以及台湾媒体刻意耸动的标题。

 

虽然在有限的看诊时间里,我们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每一位精神科医师都很清楚,对许多病人,药物确实有安抚人心的效果。因为长期压力暴躁易怒、摔门殴人、割腕扬言跳楼、人际关系一塌糊涂的人,有可能在药物协助下找到一块暂时舒缓的宁静空间。有些慢性化的精神病人,靠药物还可稳定生活,一旦停药,有可能一两个月内就会爆发严重症状,做出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的事情。至少有数百篇研究认为,长期失眠,会恶化身心健康,让自律神经失调症状增加,慢性病好发率增加,甚至让死亡率增加。

 

(喔,顺道一提,长期失眠会让男人死亡率增加四倍的研究,是很严谨的、追踪十年的世代研究。女性呢?不知道,因为女生活比较久,他们追踪的女生绝大多数都还活着)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但如果在没有足够坚强的证据下炒作药物副作用,只会让病人抗拒治疗,造成遗憾。医疗资讯牵涉的是一个个人命,怎么可以像Makiyo或火车十八罗汉新闻一样炒作,只为迎合收视率?

 

 

◎ 这,到底谁要负责?

 

这次的“安眠药杀人事件”,台湾媒体全面沦陷,连最应该谨守新闻伦理的公共电视,也用上“长期服安眠药 死亡风险率高3.5倍”的标题。这反映台湾媒体的恶质化,以及媒体工作者没有严肃看待医疗新闻。

 

我会用“安眠药杀人事件”当标题,一来是因为媒体的确这样暗示,一方面是为了提醒所有人,恐怕会有人因为媒体错误报导引起的社会恐慌,抗拒接受治疗,导致生活品质变差、身心健康恶化、最终造成死亡提前到来。只是,这些人会悄悄地在多年后死去,所以媒体不会有任何感觉。

 

到底谁应该负责?记者缺乏“媒体识读能力”,不知道 BMJ Open的 “Open”代表什么。台湾报社人力精简,不可能聘请医疗专业的评论者专职协助记者看稿。编辑台力求耸动第一,记者的稿子如果不够“精采”,就再加油添醋、弄得更“吸睛”一点。媒体上层更是以收视率为主,只要有人看,林书豪的故事可以连续报导一小时,管他叙利亚死了多少人。

 

恐慌点燃,伤害已经造成,很难挽回。如果媒体有心,可以在下星期做些平衡报导,然后在原本的新闻网页上加注,承认错误。

 

不过,你认为台湾媒体,还有一颗不忍读者因为我受到伤害的“心”吗?

 

(本文转载自作者脸书网志。作者为精神科医师,康健杂志、联合报元气周报专栏作家。本文采CC授权,您可以在不删改文字、提示原文出处的前提下自由转载)

 

 

图片来源:ET Today.net

文章来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