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性别观察】笔记,带着激励自己、影响环境的起心动念,将由短篇与大家分享以性别出发的时事观察。韩剧盛行,韩流文化下“好男人条件”愈趋困难同时,产生了仇女世代。一起看看,仇恨背后,那些被遗弃的男孩女孩。

这几个月,韩国仇女风气引起讨论。韩国 ilbe 论坛以性别歧视的留言、污辱霸凌、仇女精神为号招成为男性的地下社群。这个社团里男人们把世代竞争与男人的家庭压力、社会责任转至攻击与蔑视女性。

韩国男人对女性的恐惧不只如此,八月时,韩国一名女配音员因穿上印有“Girls do not need a prince”(女孩不需要王子)字样的上衣被公司解雇。公司表示那是因为该女为韩国地下仇男组织成员“大丽娅组织”,因为这个组织为激进的反父权团体,留在公司里恐怕会迫害男性。

五月,韩国随机杀人案震惊了华人世界,凶嫌因不受女孩欢迎引起杀意,随机刺杀一名 20 多岁的女子,男子被捕后说觉得自己“老是被女人忽视”愤起犯案动机,韩国一阵哗然这起“仇女杀人案”。

女性集体成为脆弱男子的标靶,男性也被女性看做被时代淘汰的生物。这样的对立,都来自他们感到权力的威胁。

延伸阅读:【厌女症】厌女,是男人“变成男人”的一种手段?

韩国仇女仇男的时代来了

韩国人的性别不平等可以从男女新生儿比例窥视,1990~2007 年以来韩国都是亚洲地区性别比例最失衡的国家,透过超音波来选择孩子的性别。2013 年朴槿惠当选韩国第一任女总统,原先期待的性别进步没有因此大跃进。2013 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韩国为东南亚区最后一名,远低于日本、中国、菲律宾。

现代的职场现象反映了韩国男女竞争的理由,韩国除了有深根蒂固的名校迷思与菁英文化造就了超竞争社会,这几年女性意识开始在韩国有了声音,让男性惶恐,也因为 2015 年的一项数据,使得男性更担心女性的优越,20 岁世代的就业率,女性以 64.4% 的数字胜过男性的 63%。

可是很少人注意到 2013 的韩国就业率统计中,前一百大企业的高阶主管阶层,女性只占 1.5%;韩国前四大银行的基层人员高达 1/2 是女性,高阶主管却未达 1/20。并且 2015 年韩国国会议员女性比例只有 7%,名列全球第 70 名。(数据资料来自《上一堂最好玩的韩国学》)

所以女性看似就业机会更多,但却一直处于基层无法争取真正的权力。男性担心女人追上来,女人可恨自己被差异对待。这样的现象造成了韩国人不只仇女,也仇男。男女对立的情形,比多数亚洲国家来得更为严重。

仇恨世代理脆弱的男女

一项报告《关于男性生活的基础研究Ⅱ》指出,男性认为二三十多岁的女性是韩国最为受惠的群体,他们通过散发厌女舆论来发泄女性权力慢慢上升的“相对剥夺感”。

今年五月的仇女杀人,验证了仇恨世代的危机。凶手表示“长期被女性忽视”因起杀机。男人已经习惯做主宰与决策,所以当女性权力靠近男性权力的社会地位时,男性过去“自我价值”所依赖的机制不再,这样的恐慌无处发泄,于是仇恨导向了最可见的变因——时代下的新女性形象。

在当代的韩国文化,泡菜女大酱女一词盛行,韩剧盛行、欧巴越来越完美之际,恋爱被指涉为男人成功的指标,社会上的男性在竞争下产生自卑与匮乏,很多女生认为,男性不愿面对自己没钱没前途没出息,所以向外部寻找原因,仇视“泡菜女”,其实是逃避自己没能力。因为男性观念里有“被女性依附”的需求,所以当他们不再那么被需要,如何从中建立自己的价值,是每个男性的重要课题。

推荐你看:女性主义要的男性解放!告别厌女、恐同、阴柔贱斥的父权暴力

当仇女像黑死病,在社会肆虐传染,韩国人仇女流行也蔓延出许多大势名词。

大酱女与泡菜女:一心想榨干男人的女人

大酱女

2000 年,人们指称爱穿名牌炫富、爱往星巴克跑的女生为大酱女。大酱女意思为连大便与大酱的味道都分不清楚,比喻总想依靠父母或男人的女性,另外也有个意思,是讽刺女性长得不好看又爱慕瘀荣。

大酱女后接续出来“酱油女”,意指穷酸却省吃俭用的女性,为韩国男性向往的结婚类型。

泡菜女

泡菜女一词诞生于 2014,原意为不想跟本国男生交往的女生,衍伸到现在为指责没水准没知识、喜欢豪华奢侈品的女生。有泡菜女一词,韩国人也发明“寿司女”来对比,寿司女意为忠实于男性、致力于家事的女性。

泡菜女是大酱女 2.0 版,也是韩国文化对“坏女人”本质的定义,他们认为新世代韩国女性的特质为:自私、只喜欢名牌、榨干男人、只会在职场偷懒。在经济上无条件的依赖男人,为了更加方便,用整形和节食为武器欺骗男人。

不只男人厌恶女性,女性也提出抗议,发展了一些嘲讽男性的名词。譬如说辣酱男,专指缩衣节食的穷酸男子。比起韩剧里的冷都男、运都女、脑性男、暖都女,韩国的现实世界更像大酱女与辣酱男的战争。女性也以 XX 虫(例: ilbe 虫 ,韩国以虫来形容低下的生物)来反讽那些没有能力的男性

女人讨厌的不是男人,而是男人扮演的传统角色

上述被批判的女性目标可能有以下特征:行为模式公主病、指责女性外表丑胖、年纪三十岁以上、性生活关系混乱、把男生当提款机工具人,延伸到后,几乎所有女性都成为指责的对象。仇女战争里经常以“不然女人也去当兵阿、女人工作比较好找”等父权红利责难女性。(同场加映:最恶名昭彰的伤口:时代厌女症

那么,我们如何该如何看待仇女(Misogyny)与仇男(Misandry)两词?

人类学家 David D. Gilmore 认为仇女是全世界普及现象,无法与仇男症相提并论:“女人并不讨厌男人,而是讨厌男人饰演的传统角色,这与仇女不同,女人被仇视,就只是因为她是女性。”仇女的理由以往是因为女人身为女人,新兴起的原因是人们认为女性已经逆袭,仇女文化为了抵抗争取性别平权,变本加厉盛行起来。

前路难行,女人要对抗的不只是体制,还有本来应该一起从父权逃逸解放的男性。这些男性,可能害怕女性权力的提升,改变他们以往的追求模式、更使他们面向自己的脆弱,与权力位置的变动,这对要求阳刚的的社会多麽不容易。

从韩国仇女看向台湾母猪教,长腿欧巴背后,或许藏着一颗颗不懂与女性相处,害怕被女性抛弃的男孩们。

我们的世界不需要更多悲剧

男权与女权成为两种势力对抗,男人希望女人乖乖别吵、讨厌性别纠察队,女性认为男人玻璃心、害怕女性篡位。然而,我们改变性别的下一步是什么?女性的愤怒是改变现状的重要力量,如果他们还要小心谨慎、担心愤怒会触怒男性,他们就会沈默消音。男人如果停止表态,只会恶化在社群匿名抵制平权运动的现况。

推荐阅读:异性恋男生的性别告白:我习以为常的世界,原来对别人满是压迫

保持发声,不停止讨论,就是最好的第一步。我们该知道,没有一个人必须为“父权文化”负责,但是我们都能选择主动回应。针对“女人只想要平等权利,不想要平等义务。”的言论,我们明白男性也觉得自己是体制的弱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受害者,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互相责难,而是选择不走阻力最小的路。

例如,男性主张自己做更多劳动或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是不是可以用行动改变,取代指责女性“被保护”的传统定位。男性看见女性越来越优秀同时,或许需要的不是因捍卫自尊而羞辱女性,而是想办法找到更进步的沟通方式。

说到底,每个人只是想要活得更好一点,平权的运动便是相信,除了现有体制的运作方式,我们会有更让每个人美好活着的路径存在。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因而不愿意再伪装坚强。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望。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情绪化女人的定型,定有一个男人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现柔情。”——南希·史密斯

亲爱的男生,除了恨,你还有更多选择。拥有对话与行动,不必只是躲在键盘后与人建立连结的宅男,你不需用恶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亲爱的女生,面对恶意,你可以试图理解恶意背后的弱小,女人的身体已被仇视勒出太多历史的伤痕,我们活着的世界,无需生产更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