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孩子的照片之外,我们值得看见更多移民的处境。今年的台北艺术节选剧《共同境地》,以南斯拉夫为背景,探讨的不再只是战争的现况,而是人的处境。台北艺术节特刊,带你看见《共同境地》的剧作背景,女人迷X台北艺术节合作,独家赠票送你看好戏!

 

文/温思妮

“我是个以色列人,我前夫是巴勒斯坦人,但我们的婚姻破灭并不因为如此;而是,我是一个女人,他是一个男人,女人跟男人就是不适合在一起!”以色列籍的女演员纳米雅丝(Orit Nahmias)-宛若女导演雅叶.洛能(Yael Ronen)的化身-在新戏《情况》(The Situation)里如是说。


《共同境地》导演雅叶·洛能 © Yael Ronen

“越是疼痛的地方,越要开玩笑!”——雅叶·洛能

作为一个不快乐的国家,以色列和台湾相比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复杂的政治历史纠葛、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和仇恨教育(以色列的孩子从小被教育“全世界都敌视我们,尤其是我们的阿拉伯邻居。”)、难以摆脱的身份牢笼,让这位以色列女导演在当代德国导演中异军突起:大量使用自嘲、黑色幽默、高涨的情绪、政治不正确的玩笑和刻板印象。

“越是疼痛的地方,越要开玩笑!”洛能说:“基本上我的作品都围绕着三个问题:1. 作为一位女性,在她所处的社会中,生活意味着什么?2.作为一位以色列人意味着什么?他和以色列政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剧场的力量在哪里?”

推荐阅读:《停格》排练周记:女高中生的剧场青春物语

洛能擅于处理复杂的政治历史冲突主题,并把庞大的世界政治矛盾化作个人微小历史来呈现。她的作品总是非常贴近个人情感,但同时又不让你沉浸到情感之中而达到所谓希腊悲剧式的“净化”效果,她总是能让你在哭的时候笑出来,在同情的时刻感到心有余悸。

让洛能在德国声名大噪的是2008年柏林列宁广场剧院(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和台拉维夫 Habimah 国家剧院共同制作的《第三代》,文本来自贴身纪录十位纳粹大屠杀和巴勒斯坦浩劫的德国、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第三代演员,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家族历史、演员之间的辩证,挖掘出深埋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种下对彼此的偏见、歧视和仇恨。

随着《第三代》的成功,洛能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德国工作:“我们在以色列的政治里看不到任何未来,经济也非常糟糕,待在柏林对我是比较好的选择;但同时我觉得这是一种背叛,因为我们把国家留给糟糕的人统治。”洛能话锋一转:“但我孩子的父亲是巴勒斯坦人,我不愿意让他在以色列长大。我不希望身分成为他的问题,身分一向不该是个问题。”洛能的创作题材一再走入无人想碰触的政治地雷,同时也穿越自己切身的禁忌和矛盾。

推荐给你:《毁了》伤痛与血泊中诞生的女性主义:你们再也无法在我身上战争


《共同境地》戏剧顾问伊琳娜.佐特鲁克(右)© europenow 

“我们在乎演员于参与过程中被治愈或有所收获,更胜过最后的演出结果。”——伊琳娜.佐特鲁克

一路陪伴洛能旅程的是戏剧顾问伊琳娜.佐特鲁克(Irina Szodruch),佐特鲁克求学时期就读法文、西班牙文和新德国文学,二十六岁就到列宁广场剧院担任戏剧顾问 ,在那里她遇到了洛能,从此之后她们成为固定的合作夥伴。

“我们需要一群勇敢的人,一群愿意从自己的生命故事和伤口挖掘东西的人。”《共同境地》是由五位前南斯拉夫移民的第二代、一位德国演员和洛能的御用演员纳米雅丝一起到波士尼亚旅行五天发展出来的作品;“在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步是要建立信任,我们有许多类似戏剧治疗或甚至是按摩的练习。

同场加映:戏剧工作坊,让我成为一个更柔软自在的人

我们在乎演员于参与过程中被治愈或有所收获,更胜过最后的演出结果。”佐特鲁克在庞大的前期资料研究和过程中,纪录每个人聆听彼此、争吵辩证的过程,汇整每个人书写的日记,并从中抽丝剥茧,适时加入编剧的魔法—没有人真的演自己,里面的故事都混杂了别人故事的影子。当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观众更容易被幽默感打开心扉,而以新的角度去看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


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艺术总监薛敏.朗侯夫 ©Ute Langkafel MAIFOTO

“我认为我们正在做的,正是这个城市需要的剧场。”——薛敏.朗侯夫

《共同境地》的产生,不得不提到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Maxim Gorki Theater)现任艺术总监薛敏.朗侯夫(Şermin Langhoff)。她是土耳其移工的女儿,九岁才来到德国,现在是公立剧院唯四的女艺术总监之一,也是德国第一位土耳其裔总监。她眼中的柏林,是一个刻满历史冲突印记,不断有新移民和难民加入的城市。而在洛能眼中,柏林就是 common ground:“如果不是柏林,这些人可能不会相遇或甚至变成朋友。”矛盾的是,柏林实际上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在公立剧院里却鲜少见到德裔以外的演员,因此朗侯夫说:“现在我们要打造一个新的‘柏林人剧团’!”。

推荐阅读:柏林,那个阴郁却令人喜爱的城市

早在2006年,朗侯夫在 HAU 剧院(Hebbel am Ufer)策画“超越归属:移民二次方”艺术节(beyond belonging: Migration²)时,她就已经关注来自不同背景、不同领域艺术家之间开放的政治和文化讨论。随后她到以土耳其移民社群为主的柏林十字山区开创了瑙宁街剧院(Ballhaus Naunynstraße)以“后移民剧场”[1]形塑剧院特色,深入探讨移民、种族和同化等议题,将剧场化做实验室,寻找新的叙事模式,打造后移民的发声管道,成功将这个私立剧院打响名号

“我认为我们正在做的,正是这个城市需要的剧场。”朗侯夫说道。

挟着瑙宁街剧院强势的成功,2013年朗侯夫又一脚踏进以传统白人男性中心的公立剧院体制,网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加入她的团队,洛能便是其中之一,幕后工作人员,也近乎由后移民所组成,让高尔基剧院有别于德国其他剧院的面貌。

持续关心难民、移民议题的高尔基剧院,此次于台湾上演的《共同境地》便是聚焦于移民第二代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演出时,让许多观众皆能对应到自身和土地的情境,深受撼动。不倚赖任何“正统”或“成功”的经营路径,不靠说大道理和知识分子口吻的自由公义,没有特定的立场支持或反对同化,朗侯夫想要重新找回剧场的开放性和变动性,持续讨论“我们是谁?我们在未来想要成为何种模样?我们如何成为我们?”。

对应至台湾,在面对大量的移工、移民与第二代时,我们是否能将这群人的故事搬到舞台上,在剧场中对话,让彼此相互聆听、理解,持续探索彼此的样貌?从《共同境地》到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三个女人的故事,成了美丽的借镜,以及另翼的思考角度。(同场加映:没有人的名字叫外劳:新移民的故乡想望

【女人迷X台北艺术节赠票活动】共同境地,看见人的处境(活动已截止)

20年后,获欧洲剧场奖提名的以色列女导演雅叶.洛能(Yael Ronen)带着七个战后第二代移民,一位出生于德国、一位原籍以色列,还有五位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回到故乡探索彼此共同的成长历程,那些偏见、伤口、失根、仇恨的黑暗,在成长过程中变形挤压的生命记忆,随着寻根旅途不断累积放大,也才发现,身边的夥伴竟是上一代加害者与被害者关系。

女人迷将抽出共同境地单张价值 1600 元的票卷送给你!

活动方式

 公开分享文章,留言写下文章你最喜欢的金句,并@三位朋友推荐

 

(活动已截止) 

演出场次(一人得奖,两人看戏):2016/09/24(六)19:30
演出地点:城市舞台 
得奖名单:

黄庭萱
郑楚忻
陈宛玲

更多细节,请参考:2016台北艺术节《共同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