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味道形容人生。生活有甜蜜,有酸有苦有咸;《饮食文选》读来真是百味纵横:有真的食物香,但更多的是人生滋味。着名的饮食作家韩良露留下这篇清明澄澈的文字,让我们面对清心苦味。

年幼时陪阿嬷上龙山寺,阿嬷总会顺道去青草巷喝凉茶,阿嬷替我叫杯甜甜的青草茶,而她自己总是喝苦茶。有一回,我好奇喝了一口苦茶,当场大叫“好苦哟!”眼泪几乎掉了下来,事后我十分不明白地问阿嬷干嘛要自找苦吃,阿嬷说我小囝仔不明白苦味对身体最好,外婆说苦可清心,又说苦味消逝前会回甘。

阿嬷说的道理,我可是花了好多好多年头后才逐渐明白,而当我明白时,我也同时发现自己的青春已一去不复返了。

似乎,在青春期之前的我,从来是不碰苦味的;不喝苦茶,不爱吃苦瓜,但慢慢地在沈浸于酸甜辣咸多年后的我,有一天却突然发现苦味好比意外的旅客般敲醒我的味蕾之门,苦味的拜访带来的是深沈厚重的感受,那种滋味留在喉头最隐祕幽微的地方久久不散,当苦味慢慢离开后,竟然留下淡淡的清甜。

延伸阅读:留学书单:食物是家乡的记忆

当时我想起阿嬷说的话,甜过了头的味道会变成苦的,但苦过了之后反而转甜。我也忽然明白这段话不只有关味觉之事,也有关人生,许多的人生不也这样,一迳追求甜蜜的人生,常常愈活愈苦,但真正过过苦日子的人,回头一看,却发现苦头吃多了后就没什么怕苦之事,反而更懂得日子不苦就是甜的道理。

少年人要花时间才会习惯苦味,进而珍惜、喜欢起苦味,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历史世故,有老灵魂的民族通常也懂得品尝苦味;除了中国人之外,最懂苦味的民族大概是日本和义大利了。

秋天在京都时,日本人喜欢享用一道彷佛秋之心的土瓶蒸,土瓶内有三样不可缺少的秋味,即秋天上市的柚皮、银杏和秋茸,这三种东西的滋味都是清香中带微苦,吃了后让人明白秋天来了,而人生之秋是带着微苦的感受,就像秋天盛产的秋刀鱼之味,就在品尝秋刀的肚肠之微苦。

推荐阅读:生活在他方,幸福在自己身上

义大利人更爱苦,义大利老人常常在清晨早餐时就喝一杯苦苦的Campari,所谓苦酒人生,但义大利人却喜欢这种苦味,义大利还像中国人般爱吃苦菜,中国人有A菜,义大利人有芝麻菜、茴香、朝鲜蓟,都以品出微苦之味为上,义大利人说这些带苦的蔬菜吃了可以清洁血液。

原来自找苦吃是好事,人生之路走下来,愈来愈不敢嗜甜,少年时最爱之甜味,却是中晚年人避之犹恐不及之事,但少年人怕的苦味,却愈来愈受欢迎,原来人生就是要明白懂得接受苦味,进而欣赏苦味,这么一来,苦味也就不苦了,人生一场,学会和苦味同在,人生也就不那么苦了。这些事一想明白,果然心灵就清澄了,说苦味可清心,竟然是生命顿悟的味道。

如今,当我喝下一杯现榨的明日叶的苦汁时,竟然开始有回甘的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