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女孩的观察家投稿,也是她勇敢的自我揭露。她从自己的看法开始反思,当我们说“我不是那种女生”,或是“我才不像其他女生一样自我物化”时,我们其实是把对方视为“他者”,藉由排斥与贴标签,保护我们自己免于受伤。透过这个例子,她希望邀请大家一起想想,我们是不是冥冥之中,都成了助长性别不平等的一员?

文/RL

原来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正义魔人”

我是一个社会新鲜人,真的很新,今天是我开始工作的第四天。我进入的是一家行销公司,很多朋友说这样工时长、责任制的工作当第一份工作很冒险,但我到目前为止都对这份工作感到充实愉快,然而今天我得到了在工作外的一个震撼“教育”。

这是一个游戏的案子,为了打响知名度、吸引玩家,团队渐渐让策略朝着腥煽色的方向发展,男同事们甚至开始以“麻豆曝光”做为创意发想,虽然最后我们没有采用,但这件事却深深震撼了我。

同场思考:为什么要无限期支持波多野结衣:情欲,万岁


手游广告示意图

为什么我们在学校一直强调的男女平等、相互尊重出了社会全变了样?

当下我觉得气愤,我是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这些男同事完全不在意我的感受,在我面前就这样开起了如此物化女性的玩笑?但毕竟我是个新进菜鸟,我只能玩笑式的说“你们这些男生真的很坏耶!”没想到同部门的同事马上说了“这有什么?我们又不是没给钱,她们这样一露可以抵我们好几个月薪水!”

瞬间我哑口无言了,没错,刚出社会的薪水就算不只22K,但麻豆的一个曝光真的是一个新人好几个月的薪水。羞愧与不甘占据我,我好想告诉他们不是每个女生都是这样的,不是每个女生都那么“犯贱”、那么“爱钱”!虽然会议最后并没有采用这个方案但整个下午我都好难过,为什么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一点都不比男人少,却依然在这个男性父权体制下被贬低?

推荐阅读:当性感作为“手段”,女人得势还是失势?

下班后我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了,在熙来人往的捷运上,我突然发现我是不是也成为了“正义魔人”?我正在用我的愤怒去怪罪甚至批判那些我素未谋面的女孩,用社会教我的价值观去批评一个我看不到的对象。

我们都在用价值观,批评“看不到”的对象

这些社会框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遵守?我们用自身价值观去批评别人,却也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价值观而舍弃真正自己。

就像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 Selina 离婚事件,在 Selina 的脸书中她写下“我没有扮演好一个贤妻的角色”,但贤妻的定义又是什么呢?Selina 其实不用为了这个社会规范道歉。而阿中也在脸书表示“失败的婚姻,我应负最大的责任”,但这真的是他的责任吗?不断的被用放大镜检视,少了生活中的隐私,阿中应该也很不适应婚后这样的生活吧。

推荐阅读:性别观察:写给离婚的 Selina,无须为“贤妻一职”致歉

 

在社会舆论下我们都常常用自身的价值观去批评别人的价值观,也让自己跟着别人的价值观走。其实他们很勇敢,他们勇敢的面对“爱情一点一滴消失了”并且做出改变,这是许多人没有勇气做到的。

原来我也是社会的一环,当我高举着性别平等、相互尊重的旗帜时,我却也用那些自己看不起的框架批评其他女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气男生物化女性,在网路世界中我对 Selina 完美的爱情感到难过。原来我也是社会的一环,即便想要打破那一堆框架与束缚,但当其他人愿意做出那些框架规范外的事时,那些框架与批判也在我脑海中发酵。

同场阅读:写在 Selina 的离婚告白之后:婚姻与家庭,能不能有新的自由想像?

我们有资格批评别人的“选择”吗?


(图片来源: nnaiddy,CC: BY-ND 授权)

女孩因为家境或现实而不得已贩卖青春的故事我们时有所闻,即便没有阿信般的情节,那也是他的“选择”,我有什么资格批评?我向往 Selina 的恋情,所以将我的期待加诸在一对公众人物上,但那些何尝不是他们的压力,不是他们努力想挣脱的框架呢?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我助长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规范”,也许我们都该问问这个社会给我们的定义与框架,本质到底是什么?是否值得遵守呢?

最后,我对自己过去的行为道歉,希望未来我不会再有这些恼怒抗拒,而用平静尊重与这些不同的选择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