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用另一个角度看看富二代,也重新思考:如何让富二代成为时代的助力、而非阻力?

很多人都对台湾贫富差距拉大感到忧虑。贫穷世袭,不得翻身,这当然是个危机警讯。但在 M 型社会的另外一边,有一群人更有钱,而且更有效地把财富传递给下一代 -- 这件事情,又是好是坏?很多人都说这是坏事,因为他们每天看到的都是富二代的负面消息。

例如2012年,某位叶姓富裕小开在舞厅通宵喝酒,烂醉中高速驾驶宾士肇祸,孤女父母双亡,却不见悔意。又例如近日,房祖名和柯震东,一个是大明星成龙的儿子,另一个是连锁潮流品牌的小开,因为吸食大麻被捕,而且消息传出他们时常流连声色犬马。少数人同情他们受到的审讯过程不公正透明,但更多人暗自欣喜冷眼旁观。

同场加映:对待他人,你用的是同理心还是同情心?

在许多年轻人心中,对富二代的感想是这样的:“你们不用经过努力就能拥有的财产、地位、优势,我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你们排挤了我的经济机会、政治机会,甚至婚姻姻机会——你们还任意糟踏!”所以,只要富二代稍做错事,主流网路舆论常常立刻加以围剿躂伐,毫不手软。

确实,中港台地区的富二代常常令人失望、齿冷。但富二代应该被我们当成敌人,还是一个资源?让我们看看太平洋的另一边,另外三个人,他们是真正最极端的富二代,世界上最有钱的银行家——股神巴菲特的三个孩子,今日分别已经是六十一岁、六十岁,五十六岁,都走入了人生下半场,他们的人生是怎么样的景致?

推荐阅读:自由贸易万灵丹?对岸数字曝光,ECFA 让利的真相

长女苏珊.巴菲特,长年担任人道非营利组织的经营者,她自己成立了基金会,也在父亲的慈善基金会之中担任董事,投入毕生心力促进爱滋病、公平贸易等问题的改善。

延伸阅读:爱滋也可生出健康小孩!越南女人的怀胎告白


(左一为苏珊.巴菲特)

次子哈沃.巴菲特,是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从23岁开始,他就向父亲承租一块农地,向父亲交纳租金,日后农产事业不断扩大,并利用事业收益支持研究和保育的工作。

幼子彼得.巴菲特,很早就显露音乐方面的热爱,也终身投入音乐创作。虽然彼得没有莫札特般的天才,但努力不辍必有回响,在1999年因为纪录片配乐得到了艾美奖。

推荐你看:精选!艾美奖五部入围强档美剧

巴菲特的三个孩子都算不上名人,他们在美国传媒舆论中受到的关切,远小于房祖名、柯震东。但他们三位,也许是用更合适的方法,体现了富二代这个身分,对于自己个人,对于社会整体的价值。


(右一为彼得.巴菲特)

苏珊运用富二代的身分,实践她对社会的关怀;哈沃用这个身分,为企业经营的能力磨练打底;而彼得用这个身分专心致志地追寻兴趣与艺术。富二代这个身分可以是好的,如果人生有积极目标;富二代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只要引燃他们心中的关怀。

富二代少了很多一般人的苦恼:怕失败、缺资源,或是早年的教育与能力培养不够…。从他们出生就注定了,他们会受好的教育,可用资源极多,而且失败不打紧,更重要地,他们不需要向社会证明他们的价值与重要性,社会自然地会重视他们。他们不必花心思在“独善其身”,其实更可能“兼善天下”。

推荐阅读:台湾最缺的不是有能力的人,而是能够负起责任的人

富二代是资源,是可以产生大价值的资源 -- 前提是我们要知道如何好好培育他们,包括了:家庭教育给他们眼界,学校教育教育给他们方向,社会教育给他们榜样。在欧洲,拉瓦杰、达尔文、洪堡…这些大科学家,都是出身富裕家庭,所以毫无后顾之忧地为人类的智识开疆拓土。

所以,不要搞错了重点;富二代失足和犯错,其实是社会的损失,而不是获益。我们该更多多思考如何鼓舞更多的富二代成为时代助力,而不是嘲笑和啐痰。

 

本文经学与业小栈同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