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了对抗蛀牙的新盟友,一种由口腔细菌分泌的酵素,可以预防牙菌斑。这项发现或许能开发新的牙膏。

我们的口腔有超过700种细菌,在温热潮湿的环境下繁殖,包括Streptococcus mutans,是牙菌斑主要组成的菌种之一。贴覆在牙齿表面,由细菌生成的生物膜(biofilm),在之中的S. mutans会分解醣类,并产生会侵蚀珐琅质的酸,最后形成蛀洞。其他居住在口腔的房客就温驯了多,举例来说,在2009年,科学家在舌头及其他口腔内的软组织上,找到的S. salivarius,会减少S. mutans形成的生物膜。

东京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的Hidenobu Senpuku和他的团队,想找出S. salivarius是利用什么物质来对抗蛀牙。藉由色层分析(chromatography),能利用电性及分子大小,把混合在一起的分子分离开来。接着,研究团队将从细菌里分离出来的不同蛋白,个别加入S. mutans菌落中,测量菌落生长速度及生物膜的量。结果找到FruA这个蛋白,是最强的生物膜抑制剂。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一种常见的真菌Aspergillus niger,所产生现成的FruA,也有同样抑制牙菌斑的能力。商业应用的FruA,虽然其胺基酸序列和S. salivarius所产生的有些微差异,但不影响抗牙菌斑的效果。这或许能使发出新牙膏的时程缩短。

然而,这项发现不是允许你吃掉所有的糖果。当研究人员增加糖分浓度,S. salivarius就会失去抑制生物膜生成的能力。这现象或许能解释为什么1996年时,在老鼠的研究中,FruA被认为参与了蛀牙的形成。

美国麻萨诸塞州福塞斯研究所的微生物学家Mary Ellen Davey认为,这项发现的确促成了新牙膏的开发。但她认为,这不是个容易的任务,因为“要维持酵素送达你常去的药局时,仍保有活性”。

 



资料来源:ScienceNow: A Bacterium That Acts Like a Toothbrush [1 April 2011]

译者简介:责任翻译-逆旅

台湾大学昆虫所研究生,兴趣广泛,喜欢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别人分享生物故事的冲动。希望有一天可以用钢琴或吉他弹出梦中的婚礼

本文翻译发表于Pan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