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有提到分类不等于整理的概念,以及“容易找到”才是重点 ,这次要来跟各位读者说明如何制造空间的“余裕”!

增加的东西或资料放在“余裕”的空间

认为整理就是“收纳”的话,会产生其他问题,那就是东西塞得太多。

的确,把文具好好收进抽屉、资料一一摆放书架,看起来好像整理过了。但这样的整理在现实生活中,反而无法维持长久。反倒是抽屉有些地方可以见底,书架有空位,实际使用起来比较有效。

整理多少需要“余裕”。

这个余裕是吸收新增物件的地方。东西和资料一不留神就会逐渐增加,如果原本塞得太满,东西一多就会溢出来,让好不容易整理的成果功亏一篑。这时,“余裕”就好像守护整理状态的缓冲剂,利用余裕来吸收增多的东西,哪怕余裕消失,整理好的状态也不会改变。因此,为了长久保持整理状态,是绝对需要“余裕”的。

 

请制造这样的余裕空间

倘使书桌的抽屉能预留以下的余裕,使用起来会很方便。

上层及中层的抽屉到处可以见底
下层较深的抽屉预留一个大空间
正面浅抽屉留空位

办公室用品多出来的话,可以放在抽屉上、中层的“余裕”里。下层较深的抽屉需要确保留有较大的余裕。一旦有因工作所需,要暂时保存样品时,中层抽屉太浅恐怕放不进去,便可收纳在下层抽屉中。

至于正面的浅抽屉,是工作中用品的暂时避难所。上班的人会遇到半途外出,或晚上回家,第二天还要继续工作的情况吧。这时可以把摊在桌面的资料文具先收进正面的浅抽屉中。如此当你回家时,桌面收得干干净净;第二天上班,只要打开抽屉,就可以继续工作。

书架上放资料的位置也要预留空间,这样,在塞满书籍以前,可保不必整理的状态。“空间=余裕”,没有余裕,就得另谋新地方收纳,或把东西丢掉才行。

资料放在桌面时,要确保能够自由移动,制造出桌面的“余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