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的传递,不一定要倚靠连篇累牍的文字;议题的关注,也不只是即时性的掌握。女人迷尝试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奥运性别专题,以三人小组、深度报导的模式,一同发想切点、搜集资料,再依照不同专长对图文进行分工。一起来看奥运视觉化专题的起心动念!

1924 年,当时美国最出色的女性高尔夫球手 Glenna Collett(科莉特)在接受杂志《Woman's Home Companion》采访时称,在 20 世纪的前段时间里,女性权益有两项重大进展,一个是投入公共事务的选举权,另一个则是从家庭中解放,能够到户外参与体育运动。

而在她眼中,对于女性的幸福而言,身体的自由甚至比法律上的平等更为重要。

推荐给你:运动场上怎么了?从排球正妹沙宾娜看另类运动暴力

而现代奥运,在创办时承袭了过去的传统,并没有开放给任何的女性参加。终于在经历了 120 年的发展以后,本届奥运会上,女运动员的人数多达 4540 名,男女运动员性别比接近1:1,而女子能够参赛的项目也不断在增加中。

我们看见了从 1900 年首次女人初登上奥运殿堂至今,象征的不仅是女运动员人数和参赛项目的逐渐增加,也如同女性运动大会所指:“只有女性在奥林匹克的竞技中获得自由和平等,这运动比赛的初衷才能真正实现。”

同场加映:强悍而温柔的挑战性别标签:Babe Didrikson用身体写下女性运动史

这也是女人迷编辑团队这次设计奥运视觉化文章的初衷,因为从运动员身上,我们都能看见一种超越自我的渴望,但这样的渴望不见得能够轻易被紧握在掌心里,总会受到现实折腾。

所以我们看见了体操选手的身体不只是自己的,还要在无止尽的饮食控制中,去跟失调的健康对抗;我们看见了举重一向被视为专属于“男人”的运动,直到 2000 年才正式开放给女人,但女人依然要在服用雄性激素的禁药问题中苦恼;我们看见了在游泳比赛中,一向被视为禁忌话题的“月经”,终于从傅园慧的口中迸出。

你会喜欢:棉条的洪荒之力!傅园慧开口谈经期,给中国上一堂性别教育课

我们会为了奥运而热血沸腾,但有许多看似不重要的小事里,“性别”仍然在作用着。在里约奥运的最后一天,把这篇文章献给你,希望你也能多带一些起心动念走。